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鹤(Grus leucogranus)属鹤形目鹤亚科鹤属鸟类,为大型涉禽,被IUCN红皮书及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分别列为极度濒危及濒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鹤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目前全世界约有3500余只。现存的白鹤可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种群。东部种群为数量最大的种群,主要越冬地为江西的鄱阳湖,在此越冬的白鹤占白鹤种群数量的99%以上。我国黑龙江的扎龙湿地,吉林的莫莫格湿地,内蒙古的图牧吉湿地,辽宁的獾子洞湿地和盘锦湿地等是白鹤东部种群迁徙路线上的主要中途停歇地。目前白鹤东部种群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迁徙停歇地及越冬地适宜生境面积的减少和质量的退化。为了进一步了解白鹤家庭群行为模式以及中国境内迁徙停歇地及越冬地的分布,本研究于2012年~2013年间,对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徙停歇的和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白鹤家庭群行为,以及试图通过GPS跟踪器对白鹤在中国境内的迁徙路线和越冬地分布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鹤家庭群行为2012年10月~11月、2013年4月~5月及2013年10月,对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迁徙停歇的白鹤家庭群行为开展了野外观察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3月,对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保护区内越冬的白鹤家庭群行为进行了野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白鹤的取食行为所占活动时间比例最大,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均达到75%以上,春季迁徙期为53.8%,是白鹤活动的主要行为;随着幼鹤的生长,其取食行为及警戒行为比例逐渐增加,乞食行为比例逐渐减少,至次年的1月,幼鹤取食行为比例基本和成年白鹤一致,乞食行为比例减少到5%以下;白鹤在春季迁徙期的取食行为显著低于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理羽和静栖行为比例则上升;2013年秋季迁徙期的气温显著高于2012年秋季迁徙期,2013年秋季迁徙期成年白鹤的理羽行为比例显著高于2012年秋季迁徙期;在日间活动节律方面,成年白鹤的取食行为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幼鹤乞食行为高峰跟随成年白鹤的取食高峰,而幼鹤的取食行为高峰是在乞食行为早高峰之后;在秋季迁徙期及越冬期,白鹤取食行为在13:00~14:00时出现明显低谷,在春季迁徙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取食低谷时间点后延一小时;成年白鹤的活动时间分配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幼鹤活动时间分配基本不受气候因素影响。野外观察表明,雄、雌成年白鹤共同抚养幼鹤。总体来说,雌鹤对幼鹤的饲喂频次较高,而雄鹤对幼鹤的饲喂频次会随着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在秋季迁徙期,雄、雌成年白鹤获得食物的效率无差异,每日主要食物的摄入量基本相同,雄鹤将其获得食物量的15.1%饲喂给幼鹤,而雌鹤将其食物量的26.8%饲喂给幼鹤,幼鹤每日获得的能量90%以上来自于其父母的饲喂。秋季迁徙期及越冬早期主要为雌、雄成年白鹤共同喂养幼鹤,但在气温较低时雄鹤贡献较大,越冬中期以后主要由雌鹤抚养。在幼鹤生长期,雌鹤对其抚养时间较长。2.白鹤迁徙路线和越冬地跟踪2012年10月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捕捉并跟踪两只白鹤幼鹤,2012年11月在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放归1只救护的亚成体白鹤。白鹤1号由于跟踪器损坏,一直没有收集到跟踪信息。白鹤2号个体迁徙到北戴河附近后跟踪器信号消失。根据已有的跟踪数据显示,白鹤离开莫莫格保护区向南到达渤海沿岸,然后沿海岸线向南飞行。在鄱阳湖放归的亚成体白鹤由于被圈养了约半年时间,其飞行能力明显较弱,放归后的活动范围仅局限在鄱阳湖保护区的大湖池,跟踪器信号持续约两个月后消失,个体生存情况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