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在POAG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的检测价值[目的]评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发病早期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规律,为在高危人群中早期诊断POAG提供敏感指标和循证依据。[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队列分析。对2009年1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之间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高危人群进行青光眼筛查和随访追踪。在8年的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在基线时视野、视盘显示正常,每6个月复查一次,每次检查包括视野检查、OCT眼底检测。当研究对象刚刚开始出现视野损害迹象或视盘进展时,且检查结果具有重复性,即给予确诊,记录确诊时间为转点。获取从基线开始到转点结束的视野检查报告,查看总偏差概率图和数值图、模式偏差概率图和数值图、光阈值数值图。记录视野指数、平均缺损、模式标准差、平均光敏感度、计算阂值波动。获取与视野时间和次数匹配的OCT检查报告,记录垂直杯盘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各参数在确诊组、未确诊组、对照组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观察POAG患者在未出现视野缺损迹象和视盘改变的时期视网膜光阈值波动根据随访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结果]1.在319例的POAG高危人群中共有67例发展为POAG。2.POG在刚-刚出现视野缺损迹象或视盘改变的前5年时间里,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在确诊组已经表现出明显改变,波动均数为(-6.05±7.02)dB,范围达到-14dB至3dB;对照组波动均数为(-0.31±1.58)dB,范围为-3dB至3dB;未确诊组波动均数为(-0.53±2.66)dB,范围为-4dB至4dB;确诊组与对照组、未确诊组比较有显著差异。3.视网膜光阂值波动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性,与模式标准差、垂直杯盘比呈正相关性。4.年龄是视网膜光阈值波动的影响因素,在小于45岁的人群中关注视野10°至20°范围的视网膜光阂值波动对筛查POAG有重要作用。5.视网膜光阂值波动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提示随着时间推移,距离确诊时间越近,特异性和敏感性越高。6.在POAG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迹象或视盘杯盘比改变的前2年的时间点,视网膜光阂值波动表现出明显提高,在前1年时间更高,预告视野缺损或视盘进展即将发生。[结论]视网膜光阂值波动在POAG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迹象和视盘开始改变前2年时间可以做为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第二部分:评估POAG高危人群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改变的时间关系[目的]评估视网膜光阂值波动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的相关性,寻找这三个参数的时间关系。[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纵向队列分析。在确诊之前的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在基线时视野、视盘显示正常,每6个月复查一次,每次检查包括视野检查、OCT眼底检测。获取从基线开始到转点结束的视野检查报告中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获取与视野时间和次数匹配的OCT扫描报告中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分析以上三个参数在出现视野缺损或视盘改变之前的变化规律、相关性,比较它们的时间关系。[结果]在随访时间超过5年左右的时候,视野开始出现受损迹象、杯盘比开始出现进展的病例数开始明显增加。在第6年、第7年,这个规律更加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POAG早期组和对照组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都在逐渐增大,POAG早期组的波动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OAG早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RNFL、平均GCC同步变化逐渐减少,平均RNFL的变化率大于平均GCC。视网膜光阈值波动作为POAG临床前期患者的一种检查方法,与神经纤维层厚度有中度负相关性,与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有高度负相关性,表明主观功能检查的可靠性。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在筛查尚处于没有视野缺损和视盘改变的POAG人群上,显示出了良好的鉴别能力,在发病前1年时间的诊断效能优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结论]OCT虽然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但不应该取代视野检查作为早期诊断青光眼的主要工具,如果充分应用视野检查中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规律,对POAG早期的诊断率会得到提高。第三部分视网膜光阈值波动与视网膜血管密度对POAG早期诊断的对比[目的]探讨黄斑区及视乳头旁血管密度对POAG早期的价值,与视网膜光阂值波动进行对比。[方法]利用Angio-OCT测量正常健康人群、POAG早期患者的眼底黄斑区及视乳头,获取黄斑区及视乳头旁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检查的视网膜光阈值波动,计算三类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并分析相关性。[结果]1.利用Angio-OCT扫描眼底血管成像得出的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血管密度可以用于区分POAG早期患者与健康人群。2.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血管密度对POAG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低于视网膜光阂值波动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POAG早期诊断的敏感度,视乳头下方象限大于视网膜光阂值波动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3.黄斑区各个象限的血管密度均小于视乳头周围对应象限的血管密度,视乳头周围的血管密度对POAG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优于黄斑区中心凹周围的血管密度。[结论]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血管密度可以用于区分POAG早期患者与健康人群,对POAG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低于视网膜光阈值波动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乳头下方象限对POAG早诊断的敏感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