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报·自由谈》是旧中国著名的副刊之一。它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1932年12月到1934年5月,黎烈文担任主编期间,《申报·自由谈》的发展达到了巅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救亡图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向保持中立的《申报》此时也不再中立。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也为了自身的发展,.《申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其副刊《自由谈》改革更被茅盾称之为“使进步者兴奋,落后者惊骇”。改革后的《自由谈》,及时反映民心、民意,倡言救亡图存,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真正地站在时代前列的副刊。本人在深入调查研究有关资料和仔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自由谈》这一阶段的特色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天报纸副刊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申报》和其副刊《自由谈》的一般情况,并分析了《自由谈》的改革背景。从《申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谈》陷入的发展瓶颈以及满足读者的新需求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自由谈》改革的动因。
接着,文章对这一时期《自由谈》的特色进行了探讨分析,这也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国难当头之时,《自由谈》积极为抗日救亡呼号呐喊,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自由谈》介绍新知识、传播新思想、批判腐朽文化,为开启民智贡献力量;在《自由谈》上,进步文人们揭露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万恶不赦的行径.,巧妙灵活地躲避国民党的新闻审查,使《自由谈》成为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一个有力阵地;《自由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过三十多次各种话题的讨论,平等自由的氛围为作者们搭建了一个公共话语平台;《自由谈》的风格吸引了不同派别的新老文人,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作家群;《自由谈》上文体多样,异彩纷呈,尤其是成为杂文发展的里程碑。
分析总结前人的经验是为了促进今天的发展。《自由谈》在国难当头之际,义无反顾地担当社会责任,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公众创建一个自由的话语空间,使其成为探讨各类问题的公共论坛;紧跟社会发展,在副刊上体现很强的新闻性。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新现象层出不穷,受众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配合正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给受众提供实现话语权的自由空间,副刊的作用不可抵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