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胃乃安片”是本课题组在药效导向下,保持胃乃安胶囊原处方不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高新技术,将其原工艺改革为黄芪、红参、三七混合水提后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有效成分进行富集纯化,珍珠层粉与人工牛黄采用超微粉技术处理后混入而制成得的胃乃安新剂型。本论文研究目的是拟在新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方法、新技术,针对新胃乃安片剂中的多种指标成分,对本制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为建立其安全、有效、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定性鉴别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新胃乃安片中珍珠层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红参、三七和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其中对黄芪中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和毛蕊异黄酮苷同时鉴别,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红参与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l、Rb1和三七皂苷R1同时鉴别,以及对人工牛黄中的胆酸与猪去氧胆酸同时鉴别;同时,还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对新胃乃安片中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进行研究。2.质量检查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片剂项下有关规定对新胃乃安片进行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微生物限度以及水分等进行检查。3.含量测定采用HPLC-PDA-ELSD联用技术,以PDA测定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以ELSD测定紫外吸收较弱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l、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等成分的含量;建立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与内参物毛蕊异黄酮苷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4.特征图谱采用HPLC-PDA-ELSD联用技术建立新胃乃安片特征图谱的研究方法,通过各阴性对照对各共有峰进行药味归属,以对照品定位,确认特征峰。5.初步稳定性考察按照拟定的质量标准测定,对新胃乃安片进行加速稳定性(条件:40℃±2℃,RH75%±5%;考察月份:1月、2月、3月、6月、12月)和长期稳定性(条件:25℃C±2℃,RH60%±10%;考察月份:3月、6月、9月、12月)考察。考察项目:性状、鉴别、检查、黄芪甲苷含量及特征图谱;最后与0月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鉴别珍珠层粉显微特征明显;薄层鉴别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各对照药材色谱和各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均无干扰;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2.检查三批新胃乃安片中试样品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水分在3.1%~3.4%范围内。3.含量测定建立了新胃乃安片的含量控制方法,HPLC-PDA-ELSD测定的10种组分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为94.1%~106.2%(RSD≤2.9)。“一测多评”法对4种黄酮成分的分析计算结果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PLC-ELSD测定的黄芪甲苷在1.539~15.39μg(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7.0%(RSD=1.5%),三批中试样品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分别为61.7%、58.2%和 65.4%。4.特征图谱分别构建了 HPLC-PDA和HPLC-ELSD的特征图谱,其中PDA检测选取毛蕊异黄酮苷为参照峰,确认了 4个已知共有峰作为特征峰;ELSD检测选取人参皂苷Rb1为参照峰,确认了 6个已知的共有峰为特征峰;并规定了各特征峰与参照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值,三批中试样品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0.1%。5.初步稳定性试验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各月份的分析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与0月份测定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采用多指标成分测定与特征图谱相结合的模式成功建立了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对象涉及了方中多味药材含有的多种明确的活性成分,如黄芪中的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红参和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以及人工牛黄中的胆酸和猪去氧胆酸。其中在鉴别项研究中还运用了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对方中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进行初步筛选;在含量测定项和特征图谱项研究中成功采用HPLC-PDA-ELSD联用技术,对方中有紫外吸收和无紫外吸收的多种指标成分进行分析控制,同时还建立了一测多评法测定方中的4种黄酮类成分的方法;通过12个月的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考察表明了本品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见本研究建立的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稳定,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