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以中国人学习者会话中的“ね”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往的关于中国人学习者习得“ね”的先行研究中,大多是学习者关于“ね”的误用研究,以及通过“ね”的内在语义用法来考察学习者使用情况的研究,而关于中国人学习者的“ね”的正确使用考察,以及从谈话层面对“ね”的话语功能的使用情况考察,都是不充分的。同时,虽然有大量关注学习者使用情况的研究,但是与日语母语话者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的对照研究很少,因此学习者的使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中国人学习者会话中的“ね”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往的关于中国人学习者习得“ね”的先行研究中,大多是学习者关于“ね”的误用研究,以及通过“ね”的内在语义用法来考察学习者使用情况的研究,而关于中国人学习者的“ね”的正确使用考察,以及从谈话层面对“ね”的话语功能的使用情况考察,都是不充分的。同时,虽然有大量关注学习者使用情况的研究,但是与日语母语话者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的对照研究很少,因此学习者的使用情况和日语母语话者具体有什么差异还没有弄清楚。本研究将以宇佐美(1997)关于话语功能对“ね”的分类为理论框架,着眼于“ね”的话语功能,通过使用中国人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的对话数据,对他们话语中“ね”的使用频率、“ね”附着的句子的形式种类、“ね”的话语功能的使用状况、以及与话语功能相关联的礼貌策略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比较考察。本论文由5章构成。第一章概述关于“ね”的功能的先行研究和学习者关于“ね”的习得研究的内容,指出先行研究中的问题点并阐述本研究的立场。第二章概述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即宇佐美(1997)关于“ね”的话语功能分类,以及说明本研究中所利用数据的概况。第三章利用中国人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的对话数据,分别考察他们话语中的“ね”的使用频率、“ね”附着的句子的形式种类、“ね”的话语功能的使用状况、以及与话语功能相关联的礼貌策略的使用状况。第四章基于第三章的考察结果,对以上内容进行比较,探明中国人学习者在使用“ね”时与日语母语话者存在的差异。接下来终章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阐述今后的课题。本论文的考察结果总结如下。(1)“ね”的使用频率方面,中国人学习者与日语母语话者相比,整体上前者的“ね”的使用频率相当低,日语母语话者在日常会话中“ね”的使用频率接近每2句1次,相比于此中国人学习者的频率约为每25句1次。而达到恰当使用频率的中国人学习者人数仅占整体的4%。(2)“ね”附着的句子的形式种类方面,中国人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相同,“特定的命题+ね”和固定表达“そうですね”比起其他的句子形式使用得较多。日语母语话者比中国人学习者使用的句子形式更加丰富,并且中国人学习者倾向于使用较为单一的句子形式。(3)关于话语功能,中国人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话者在“ね”的话语功能使用方面,整体比例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用于表现各个话语功能的句子形式方面,中国人学习者比日语母语话者更倾向于单一的句子形式。(4)与“ね”的话语功能相关联的礼貌策略方面,中国人学习者相比于日语母语话者积极礼貌策略的使用比例稍高,而消极礼貌策略和中性策略的比例较低。其原因可以推测为,一是因为中国人学习者使用“ね”的积极礼貌策略的话语功能时,对应的句子形式相较于其他句子形式更容易使用;二是因为日语母语话者在与人交流时,通常会一边考虑到听者的心情一边选择表达的语言,相比于此中国人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表达时并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一点。同时,关于“唤起注意”这一功能的使用上,中国人学习者的使用频率虽然不会造成失礼,但是相比于日语母语话者的频率,其频率过于得低,以至于在会话的趣味性和对于听者吸引力方面力量不足。本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日语教学的指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中何为失礼的话语行为,进而帮助学习者去使用能够润滑人际关系的语言表达和地道的日语。
其他文献
文献阅读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生的认同。但是,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无法达标的研究生却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动机被认为是具有激发、维持想要从根本上朝着目标前进的意愿的功能。因此,激发动机是促进文献阅读的重要一环。但是,迄今为止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硕士的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行为”这一问题上,对于文献阅读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却少有提及,日语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动机情况更是无从
本实践报告选取了“韩国现代文学”为题的现场讲座为语料进行了韩译中翻译实践。翻译对象为讲座音频,本讲座以话者一人演讲的方式讲述了韩国自19世纪以来的新文学,即韩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发展过程、高潮等内容。本实践报告以弗米尔的目的论翻译理论为指导,尝试探究韩国文学主题讲座中应采取的口译策略。笔者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介绍。本章对讲座主题和内容
本文以生活中常用的“称赞”表达这一言语行为为中心,通过电视剧的语料对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母语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其中话语功能的使用倾向。首先将“称赞”表达分为几种类型,然后按照不同的“称赞”对象进行语言形式上的考察。接下来,从话语礼貌理论的观点出发,对“内在”,“外在”,“整体”三个场景的话语功能的使用情况进行中日对比研究。本研究使用SPSS(22.0)的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
韩国作家朴婉绪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写就的,其行文风格流畅自然,充满人文主义情怀。作为在日本殖民统治和韩国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成长的人,朴婉绪把自身和同胞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化为一种无形的内在心灵力量抒发在文本之中,试图通过文学书写来治愈个人和民族的伤痛。《那么多的酸模都被谁吃了》、《那座山真的在那里吗》、《那个男孩的家》被称为朴婉绪自传小说三部曲,作为首部的自传小说——《那么多的酸
自2010年起,自然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自然学校、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2009年之前自然学校和自然教育机构的数量还在1位数,在2015年其数量就有了质的飞跃。仅仅2014年所成立的自然学校和自然教育机构的数量就有33家。因为自然教育的发展,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引起更多的人的关注。比如学校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试图通过繁重的课业压力去提高孩子的社会竞争力,由于
本实践报告选取历史档案《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及经济合作》中日缅两国使节团互访的相关部分作为翻译文本。该翻译工作隶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文献收集与历史研究”(批准号:15@ZH009)的子课题《日本对缅甸、泰国与马来西亚政策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翻译》(15@ZH009-03-04)。本翻译实践报告围绕笔者在参与此次档案翻译项目实践中遇到的翻译问题、翻译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经济和抗疫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高校为满足市场需求也意识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外语专业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鉴于此种情况,以传统教学为特点的西班牙语专业教学遇到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目前,《现代西班牙语》是国内开设西班牙语专业高校精读课使用的主要教材,精读课是西班牙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在
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之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经管类文本在翻译市场中的需求愈发明显,部分翻译问题也随之暴露,在此背景下对于经管类文本翻译的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笔者根据朝鲜语MTI专业论文的写作要求,选择了经管类书籍《战略定力》中的第四章作为翻译实践文本,并以此为案例分析对象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本报告基于经管类文本特点以及笔者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与问题,以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