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NH3)是大气中最重要的微量气体之一,氨挥发是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造成大量的畜禽饲料和农田氮肥流失,排放到大气中的氨还会加剧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有序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氨排放主要源,占全球氨排放的73%。川渝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带,是我国的农牧业生产大省区,其生猪饲养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14.5%-17%,而乡村人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化肥消费量分别占全国的9.9%-10.3%、8.5%-8.6%和6.8%。为此,研究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氨排放对系统认识氮循环过程、制定合理的农业氮肥管理策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县级农业活动水平数据及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方法,并根据地理特征、环境气候条件及地区行政区划,将川渝地区划分成四个亚区,即重庆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川西南山区和川西北高原地区,详细估算了1990~2004年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各氨排放源的排放,并通过ArcGIS分析出其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990~1994、1995~1999和2000~2004年3个时期,整个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氨(NH3)年均排放量(以纯氮量计)分别为626.7、670.5和698.8Gg NH3-N·a-1,氨排放强度分别为11、12及12 kg NH3-N·hm-2·a-1。氨排放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各氨排放源贡献率的年际变化不大,2000~2004年,川渝地区施肥农田、粪便管理系统和秸秆燃烧氨排放源的贡献率分别为53%、46%和1%,排放量分别374.9、318.2和5.6 Gg NH3-N·a-1。各地区的氨排放源结构不同,在成都平原和重庆地区,施肥农田氨排放贡献率最高;而川西南地区和川西北地区,以粪便管理系统氨排放为主。川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氨排放地理分布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现象,2000-2004年,重庆丘陵地区、成都平原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及川西北高原地区的氨排放量分别为165.6、408.8、85.9和38.8 Gg NH3-N·a-1,氨排放强度分别20、28、9.1和1.6 kg NH3-N·hm-2·a-1。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合理利用肥料,较少氨和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