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甲状腺癌超声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good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结节超声特征中影响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首次手术治疗且均行术前超声检查的85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分组方式1: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组方式2: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记录两种分组方式中两组MTC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术前降钙素水平及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评价影响M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2.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首次手术治疗且均行术前超声检查的37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分组方式1: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组方式2:按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记录两种分组方式中两组PTC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术前实验室检查值及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别评价影响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1.MT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得出:①一般资料:年龄≤52.5岁是影响M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②术前降钙素>302.50pg/ml是影响M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③超声特征:结节>10mm、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整、结节触及甲状腺包膜、ACR TI-RADS评分>5分是影响M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年龄≤52.5 岁(0R=5.551,95%CI1.277-24.126,P=0.022)、结节>10mm(0R=10.023,95%CI1.346-74.653,P=0.024)、ACR TI-RADS 评分>5 分(0R=9.366,95%CI1.074-81.687,P=0.043)是影响 MTC 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2.MTC与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得出:①一般资料:年龄≤52.5岁是影响M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②术前降钙素>302.50pg/ml是影响M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③超声特征:多灶性结节、结节触及包膜、结节>10m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ACR TI-RADS评分>8分是影响M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未发现年龄、数量、触及包膜、大小、边界、形态、ACR TI-RADS评分共7因素与M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3.PT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得出:①一般资料:年龄≤46.5岁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②术前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14.56ng/ml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③超声特征:结节>10mm、多灶性结节、纵横比失调、结节触及包膜、有钙化、ACR TI-RADS评分>7分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46.5岁(OR=2.212,95%CI1.372-3.567,P=0.001)、术前 TG 水平>14.56 ng/ml(OR=2.999,95%CI1.861-4.831,P<0.001)、结 节>10mm(OR=2.705,95%CI1.552-4.715,P<0.001)、多 灶性结节(OR=2.521,95%CI1.534-4.146,P<0.001)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4.PTC与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得出:①一般资料:年龄≤46.5岁是影响P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②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14.56 ng/ml是影响P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P<0.05);③超声特征:结节>10mm、多灶性结节、结节触及包膜、有钙化、ACR TI-RADS评分>7分是影响P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年龄≤46.5岁(OR=2.297,95%CI1.430-3.688,P=0.001)、术前 TG 水平>14.56 ng/ml(OR=2.469,95%CI1.541-3.957,P<0.001)、结 节>10mm(OR=2.214,95%CI1.286-3.811,P=0.004)、多 灶 性 结 节(OR=2.385,95%CI1.461-3.895,P=0.001)、钙化(OR=1.831,95%CI1.009-3.324,P=0.047)是影响PTC患者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1.年龄≤52.5岁、结节>10mm、ACR评分>5分是影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另外,术前降钙素>302.50pg/ml者更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2.年龄≤52.5岁、术前降钙素值降钙素>302.5pg/ml、多灶性结节、结节触及包膜、结节>10m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ACR TI-RADS评分>8分的MTC患者易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这些都并非独立风险因素。3.年龄≤46.5岁、术前TG水平>14.56 ng/ml、结节>10mm、多灶性结节是影响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4.年龄≤46.5岁、术前TG水平>14.56 ng/ml、结节>10mm、多灶性结节、钙化是影响PTC患者发生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神经损伤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铁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探讨电针治疗慢性脑低灌注的作用机制,为电针治疗脑低灌注导致的认知障碍探寻关键靶点及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实验基础。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分析CCH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评估大鼠脑损伤。通过Western blot分析NOX1、NOX2和NOX4基因在CCH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利用qRT-PCR检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高含水量的三维网络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快的扩散速率、高吸附量、操作简单、方便回收利用等优点,在吸附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合成了两种水凝胶吸附剂,并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本文采用淡紫拟青霉菌种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合成了微凝胶并将其作为交联剂合成了琼脂/聚(丙烯酰胺-co-丙烯酸羟乙酯)双网络凝胶,并使用三乙烯四胺进行胺基化改性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微血管新生是AS的重要特征,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有望成为防治AS的新策略。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和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体外管腔形成,但是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探讨Wn
目的:1.以本体的方法设计并且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2.训练并运用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对阳明病的文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到的数据补充到《伤寒论》知识图谱。方法:1.以信息科学“本体论”的方法设计《伤寒论》知识本体框架。2.使用标注工具对《伤寒论》的原文的知识,各药学著作《伤寒论》常见药物知识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伤寒论证候进行人工分类标注分类和提取,构建方剂、药物、证候、病证、方药剂量知识
目的成功制备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大鼠模型,了解CRPS-I大鼠模型患侧脊髓背角的基因表达谱特征;研究CRPS-Ⅰ模型情况下,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表达的变化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该动物模型疼痛发展的机制;探讨电针对CRPS-Ⅰ模型患侧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调控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
目的本课题拟从文献研究和临床调查两个角度来探讨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证候要素(下文均简称“证素”)和证候学特征。首先是对与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相关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证素及证候在文献中的分布情况,然后以其常见症状为依据并结合专家咨询制定出症状信息采集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的目的是运用制订并经评价后的症状信息采集表对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进行临床调查
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血液系统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目前常使用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并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具有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的双重功效,可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但PDS对再障的疗效及其作用相关蛋白尚不明确,本文观察PDS促进再障患者骨髓红系(CFU-E)、粒系(CFU-
目的 研究miR-34a-5p在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调节作用和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 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内皮损伤模型,再利用miRNA芯片筛选出LPS处理的HUVECs细胞中的差异miRNAs。将miR-34a-5p mimic或miR-34a-5p inhibitor 或 NC-miRNAs,以及 pcDNA-FOXM 1 或空载 pcDNA分别用Lip
研究背景炎性水平和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作为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炎性因子能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荷瘤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一种方式是诱导髓系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ive cells,MDSC)的大量扩张和激活,不同程度地破坏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活化。减轻荷瘤机体的炎性水平以解除免疫
目的 本研究以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为载体,负载左旋多巴甲酯-铁配合物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制备出一种新型磁共振对比剂。通过直肠给药,肠壁可直接吸收对比剂而增强肠壁或肿瘤,有助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并将其T1成像效果与商用钆基对比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在磁共振成像中的适用性。方法 文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