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miR-139-3p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寻找其靶基因RAb1A,并进一步分析靶基因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为寻找结直肠癌的检测治疗的新靶点及其研究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本文共分成三大部分四个章节来完成实验内容,三大部分分别为临床实验、细胞实验、在体成瘤实验。1临床实验: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139-3p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Western blot验证CRC中RAb1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实验检测CRC组织中KI67、α-SMA及Bcl-2的表达差异。2细胞实验:包括对HT29及SW620细胞进行miR-139-3p转染及RAb1A敲除实验,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划痕和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与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对miR-139-3p靶点进行预测,以及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RAb1A是否是miR-139-3p的靶基因。3成瘤实验:转染获得miR-139-3p稳转细胞株SW620接种于裸鼠皮下获得CRC移植瘤模型;记录CRC瘤体积及重量大小并绘制生长曲线,从而判断mi R-139-3p对成瘤能力的影响;对获得的移植瘤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蛋白差异表达。结果:1根据RT-PCR检测结果可知,miR-139-3p在CRC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20中表现为显著低表达(p<0.01)。2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证实RAb1A是miR-139-3p的靶基因,RAb1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随着miR-139-3p的升高反而降低。3过表达miR-139-3p或沉默RAb1A后,由MTT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可知HT29及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划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证实侵袭和迁移水平也表现出下降趋势;并使多数细胞停滞在G1期及凋亡水平升高。4过表达miR-139-3p可显著降低SW620的成瘤能力,并且可抑制KI67、Bcl-2、α-SMA及靶基因RAb1A的表达,进一步证实miR-139-3p对结直肠癌细胞皮下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实验证实RAb1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细胞中均表现出过表达,并通过mTOC1(p-S6K1)途径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发生。结论:miR-139-3p在CRC中低表达,过表达miR-139-3p及沉默RAb1A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等。RAb1A是miR-139-3p的靶基因并随着mi R-139-3p水平的上升而降低,并通过mTOC1(p-S6K1)途径来影响CRC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