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长达5年之久的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试点市县按照中央部署,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抵押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及流转范围界定等关键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如何在不突破“集体所有、耕地保护、农民权益保障”三条底线前提下使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序进行,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并作出明确回答。为了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本文在广泛研读国内外文献资料、评述现有观点基础上,对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了摸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存在问题及试点改革情况,2019年12月中下旬分别赴德清、义乌、大足三个试点市县进行了深度调研,通过与自然资源规划委领导座谈、村镇干部访谈、入户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面临的现实困境,了解了农民的真实意愿。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并针对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多角度论证分析,提出了明晰宅基地产权和空间权、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共享机制、鼓励自愿前提下的差异化流转实践等解决对策。研究认为:(1)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宅基地的首要功能仍然是居住,实现户有所居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问卷调查中农民对这一观点高度认可,综合得分接近满分;(2)界定宅基地产权除明晰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外,还要明晰地上空间发展权,宅基地建设既要明确面积标准,又要有层数限制,以防随意搭建影响邻里和后期改造,问卷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农民认同限制层数;(3)集体有偿收回是闲置宅基地的合理有效处置方式,访谈和问卷调查均表明农民最认可这种方式,而让农民集中上楼的地票交易,则需根据实际和农民意愿审慎选择,以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和自主自愿为原则;(4)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农民户有所居和财产权保障的协调统一,在这一目标下就找到了“流转范围”难题的突破口,限定受让人的农民身份(城里人暂不允许),但打破集体范围的限制,允许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市购买(或租)农民住房,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问题。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保障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及退出的有序进行,建议:(1)建立城乡居民均等的社会保障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现有户籍制度及社会保障的不平等现象,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解除后顾之忧;(2)构建以立体空间限制为基础的宅基地取得制度,在宅基地申请取得时,对宅基地的平面使用面积和地上地下空间使用范围进行明确限定,实现以宅基地取得限制为基础的居住权平等落实;(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闲置宅基地退出,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的正向激励和提高持有成本的反向激励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与广泛,尤其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构建高效课堂时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初中阶段正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像与文字相组合的思维导图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观察与绘制,形成一定的记忆规律以及逻辑思维,获得认知与思维同步的均衡发展。且初中地理涉及内容较广,运用思维导图也较为的合适。本文基于信息技术2.0背景下的
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推动低碳、零碳社区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在零碳社区的定义与分级方面还未形成共识。首先对国内外区域碳排放现状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提出了以实现零碳为目标,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控制指标,将社区分为两级或三级的分级建议,两级分别为低碳社区、零碳社区,三级分别为低碳社区、近零碳社区、零碳社区,并提出各级技术定义;其次,确定了社区碳排放计算边界,主要包括建筑、
本文基于汾渭平原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案例,从事务属性、起始条件、机会窗口、机制设计、协同过程、协同结果六个方面,展现了中国政府间协同的实践过程。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政府间协同的特点包括:(1)中央政府的参与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地方政府间协同的“破冰人”,既出台区域政策,又承担调解员和监督员的角色,维系政府间协同的开展。(2)地方政府间协同需要以局部小胜逐步强化地方政府的协同意识,以小范围协同促成整体协
目的 探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患者安全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提供建议。方法 以某三甲医院304名临床医师和医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软件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Mplus 8.6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 不良事件上报障碍量表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612,P<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张兰教授认为神经组织结构与络病相似,DPN发病的病理特性是典型络病表现,运用络病理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通过张兰教授治疗该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认为络气虚损、脉络瘀阻、络脉损伤、气血运行失常导致肌肉麻痹不仁,络损与瘀血为主要发病因素,在治疗上注重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相结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在当前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秩序和信息查询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作为信息行为的重要部分,也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探究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特征规律对于深化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其生活秩序受到明显扰动,因身体机能衰退、信息素养较低等原因而处于信息弱势
<正>9月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双驱动双循环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双驱动双循环数字化质量管理模式,以"技术驱动"和"数据驱动"双驱动为动力和支撑,以数字化质量管理为核心支撑内部高效的循环迭代机制,将数字流与管理流融合,以内部四要素循环带动外部供应链循环,拉动供应链与公司共同发展,实现内部与供应链双循环发展格局
期刊
本研究来源于“引江济淮国家重点工程-西淝河北站水泵装置特性研究”项目。引江济淮工程包括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个部分,为沿线城乡供水,发展航运,其中西淝河北站是引江济淮送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转子结构设计不完善,转子在高负荷下强度不足或发生共振现象引发大型水泵叶片、泵轴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以引江济淮西淝河北站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