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部分性别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养殖量最大的重要经济海水鱼类,其在生长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二态性。然而,在性成熟前很难从外形准确鉴别性别,也没有发现异形性染色体,迄今仍缺乏有效鉴别大黄鱼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对其性别决定机制的了解还很少。因此,本文对从大黄鱼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中挖掘的与大黄鱼性别显著相关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与验证,并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大黄鱼进行遗传性别鉴定,然后克隆并分析了Dmrt1、Gsdf、Amh和Foxl2这四个基因在大黄鱼中的表达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对大黄鱼性别决定区域定位的结果,通过重测序数据就该区域与大黄鱼全基因组参考序列进行深入地比对,发现在雄鱼Dmrt1基因中存在着一个杂合的15 bp的插入/缺失片段。利用该插入/缺失片段,开发并验证了两对可准确鉴定大黄鱼遗传性别的引物。同时,利用这两对引物鉴别了从仔鱼到成鱼期间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黄鱼遗传性别。2、大黄鱼Dmrt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DM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只在雄鱼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在雄鱼孵化后41天(dph)的性腺开始检测到表达,此后表达量逐渐升高,并在112日龄左右达最高,之后表达水平略有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在整个发育过程中,Dmrt1基因在雌鱼性腺中几乎不表达,显示了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差异。Dmrt1基因在伪雄鱼性腺中表达量也较高,表明该基因与大黄鱼精巢的形成具有重要关系。3、大黄鱼Gsdf基因特异表达于性腺,在精巢中表达量远高于卵巢。在41 dph雄鱼性腺中检测到该基因表达,此后表达量逐渐上升,到123 dph达到最高值;在雌鱼性腺中,Gsdf基因在各阶段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雄鱼(p<0.05)。Gsdf基因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相对于雌鱼显著上调(p<0.05)。4、大黄鱼Amh基因主要在大黄鱼性腺表达,并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p<0.05)。Amh基因在41 dph的雄鱼性腺中检测到少量表达,在55 dph明显上调,并在123 dph达到最高峰,此后表达量下降并维持稳定。Amh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很低,但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却与正常雄鱼精巢的表达量相近。5、大黄鱼Foxl2基因主要在脑和性腺中表达,在性腺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同时,Foxl2基因在大黄鱼不同生长时期的性腺中都有表达,但主要在大黄鱼性腺分化时期,特别是卵巢分化阶段高表达。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雌鱼低(p<0.05)。
其他文献
如何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水资源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立,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要求,营造了人水和谐的良好环境
提出了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动态权值最短路径算法,并对该算法提出了优化措施.基于优化的最短路径算法,在芯片分析软件中实现了逻辑图中的两点间自动布线的功能,并在此
针对协同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异常情况,定义了异常及其分类,并基于多Agent知识相结合的思想,提出异常检测和处理的方法.介绍了包括该方法的协作设计的原型系统--C00pDesigner.
我家小孩前段时间参加了幼儿园的六一儿童节演出,由于演出的礼堂太小,我的座位又距离舞台较远,虽然开了闪光灯,但拍摄的照片还是明显偏暗。通过Photoshop等软件,虽然可以对照
详细阐述了CIINS环境下基于ATM的快速网络系统设计与规划、设备选型、网络管理以及应用开发,分析了网络设计的关键技术,主干网采用有真正QoS保证的ATM,工作组级网层技术采用
描述了一种可以为分布式工作流提供事务支持的模型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柔性事务模型.给出了柔性事务的定义,然后描述了保证柔性事务被正确调度的可串行化正确性准则.该模型具有
随着目前网上商务的发展,安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网景公司开发出的安全套接字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protocol,SSL)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同时它也是在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通讯中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安全协议。然而,SSL协议本身还有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深入地研究分析了SSL协议的原理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改进方案,并用模糊控制算法将这些改进方案应用于SSL协议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