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浮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如何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走一条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绿色高效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产业集聚共生是当前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重要手段,探究其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长江经济带的高耗能产业作为切入点,研究产业集聚共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明确产业集聚共生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概念后,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述,依据规模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对产业集聚共生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其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然后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省市的产业集聚水平、产业共生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时空分析,利用SBM模型结合GML生产率指数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最后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引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科研投入、禀赋结构六项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探究产业集聚水平、产业共生水平及各控制变量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产业集聚共生水平方面。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平均集聚水平在0.94左右,整体来看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地区看来高耗能产业集聚程度变化呈现出由下游向中上游进行梯度转移的趋势。共生水平在1.1左右变动,其中长江上游地区高耗能产业发展相对中下游地区较为协调,产业生态环境较好。高耗能产业各细分行业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各产业同步处于同步发展状态,(2)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面。长江经济带2002-2017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年均增长率为4.2%。技术进步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年均技术进步率接近6%,但技术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增长。分流域段看来,长江下游地区绿色全要素增长率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3)产业集聚共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整体而言,产业集聚和产业共生均会为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挥促进作用。分流域段来看,产业集聚对各流域段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顺序下游>中游>上游,产业共生则在各流域段均表现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影响程度顺序为上游>下游>中游。(4)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其他影响因素方面。多数影响因素有助于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中长江上游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环境较好,其次是下游地区,而中游地区相较而言发展仍需改善。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分别为(1)推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共生。(2)因地制宜,实现最佳发展模式。(3)产业低碳转型,实现高耗能产业低碳化发展。(4)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5)推动产业转型,产业结构合理发展。(6)重视科研投入,发挥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