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MRI在慢性踝关节不稳手术方式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下肢运动损伤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对踝关节扭伤的早期保守治疗是确切有效的,但仍有约20%40%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会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1]。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维持,内侧副韧带相较外侧副韧带更加坚韧、宽大、不易损伤。而外侧副韧带常于踝关节跖屈内翻位时因过度拉伸而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组成,其中以距腓前韧带损伤最为常见。针对经过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外侧踝关节不稳患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段介入治疗,目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解剖修复、解剖重建以及非解剖重建等。解剖修复术以Brostrom-Gould改良修复术为代表,对韧带残端进行直接修补、断端短缩缝合,以达到原位修复外侧韧带复合体功能的目的,该术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适用于韧带质量较好的患者。韧带残端质量差、全身性韧带松弛以及初次手术失败的患者疗效不佳[2-3];韧带重建术分为解剖学韧带重建和非解剖学韧带重建,解剖学韧带重建适用于外侧副韧带断裂并且被吸收,或者韧带残端质量较差不适用于原有修复方法的患者,通过将移植物固定在原有韧带的解剖附着点来获得接近正常的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稳定性[4]。非解剖学韧带重建因为改变了踝关节的生物力学机制,可能加快踝关节的退行性变及骨赘形成,从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和继发性踝关节不稳的出现,影响远期疗效,被认为应该避免作为一线治疗方式[5]。目前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依靠外科医生的经验,在术前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时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选用标准,尤其是影像学标准。研究目的:对比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患者,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质量的术中评估和术前MRI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及MRI诊断效能,探讨MRI诊断结果对ATFL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研究方法:将2018年9月-2020年11月期间于我院因CAI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前分别由2位专科医生(不参与术中韧带评估)间隔1周先后2次在横断面图像上对患者ATFL进行厚度测量、形态连续性及信号强度分析。并以术中关节镜下和切开直视下的韧带质量评估作为参考标准(由资深运动医学医生进行,其不知道患者术前MRI评价),ATFL损伤的特征性改变主要被分为(1)韧带分离、变形但厚度正常或增厚(2)韧带缺失或变薄。使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并分析术前MRI诊断CA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研究结果:纳入患者4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0.3±5.6岁。最终施行外侧韧带复合体(lateral ligament complex,LLC)解剖修复术的患者38例,LLC解剖重建术的5例。2位观察者先后2次阅片存在高度组内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65和0.662)和高度组间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9、0.771、0.651、0.772),MRI与术中的诊断结果也高度一致(kappa值分别为0.807、0.688、0.774),相比术中,MRI对ATFL损伤诊断的平均准确率为94.33%、平均敏感性94.73%、平均特异性99.13%、平均阳性预测率99.13%、平均阴性预测率71.30%。研究结论:MRI对ATFL的术前诊断是准确可靠的,可以用作CAI患者手术方式选取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aematoma,CSDH)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总结CSDH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其手术疗效及其复发的因素,以期为CSDH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入组标准,最后共321例患者入选,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外伤史、是否使用抗凝药
目的:探讨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为进一步制定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系统性回顾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354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随访资料。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案,我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和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
目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它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容易在左心耳处形成心源性血栓,从而发生脑卒中以及全身性的动脉栓塞。而目前为预防心源性血栓的形成,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外科手术隔绝左心耳,主要包括左心耳切除以及左心耳缝闭,但是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应用左心耳CTA(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三维重
竹刻式微。而今垂危! 1980年以来,有关书刊,每数当代名家,则吴兴金西崖,常州徐素白、秉方父子暨白士风数人而已。而今素白仙去,士风老迈,常州三人中,只有一个徐秉方还在孤军奋斗。 中国的竹刻艺术,自然同古老的文明一样有古老的历史。现在发现的最早刻品,是藏在日本正仓院的唐雕人物花鸟纹尺八。它并不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去的,是我们唐朝的皇帝送给他们的。当然,把这当礼品送到日本去,自己国内总不会不留
期刊
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新近为人们所认识的不同于以往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新疾病类型。随着骨化沿着长轴和水平方向不断进展,骨化灶体积不断增加,占据前部椎管更多容积,进而将脊髓推向后方,压至后壁上,长期且持续的压迫会导致脊髓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引发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等临床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椎间盘由于退行性改变,在外力或长期负荷的作用下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最新的指南提到,患者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应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且影像学与神经定位相符,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的在影
目的术中监测技术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运用主要包括脑血流监测与脑功能监测,前者在影像学上动态反映了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后者在神经功能层面动态反映术中操作对于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在术中脑血流监测手段中,3D-DSA作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其评估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监测手段。探讨应用3D-DSA进行术中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时影响动脉瘤夹调整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评估使用术中3D-DSA的最佳适应症。
进入三月,春意更浓了,这一时节以江南风物最为怡人,比方说——竹。在与竹海相伴的江南文艺生活中,品味春笋是一桩美事,竹制雅玩更是文人案头一道独特的风景,比如本期杂志封面这件精美的留青竹刻笔筒。此作出自国家级非遗项目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徐秉方先生,山石、云气在其刀下于朦胧中生出无穷变化,苍松老干背后似有阵阵涛声,更蕴育了强劲的生命力,意境辽阔。以"竹翁"自称的徐秉方向来爱以诗文为题,在创作中为竹
期刊
第一部分神经内镜下经翼点锁孔入路磨除前床突的解剖学研究目的:1.探索在神经内镜下通过翼点锁孔硬膜内外联合入路磨除前床突(ACP)前、后显露床突旁、鞍旁结构、海绵窦外侧等区域。2.阐明ACP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如何磨除ACP更加安全有效及探讨ACP磨除后解剖暴露范围的变化,以期为临床上内镜下磨除ACP及暴露其周围相关结构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干性成人颅底标本10例20侧,测量ACP本身及其与
目的: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当前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为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神经外科医师经过不懈地努力,探索了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本研究对胸椎经棘突后正中椎管切开复位术进行解剖学研究及验证,探讨此手术方式治疗胸椎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阐述该手术方式的优势以及不足,为该手术方式的临床开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成人新鲜冰冻尸体标本,共9具(男性标本5例,女性标本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