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航空等便捷交通方式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城市之间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联系更加密切。“流空间”使自上而下的“中心地”城市体系开始逐渐消解,分布式、扁平化的城市网络格局开始显现。得益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关系型大数据的出现,城市网络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梳理城市网络研究的脉络和研究体系。城市网络研究发生了从基于“属性数据”研究到基于“关系型数据”研究的转变,城市网络研究的模型和方法臻于成熟。但是,既有研究多为城市网络的特征分析,研究层次不够深入,缺乏对城市网络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更缺乏基于人的视角的透彻理论分析。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对城市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城市人理论(Homo Urbanicus)的视角,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t回归模型,探究城市网络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研究侧重于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在城市“个体”层面,为什么某些城市总关联度高,而某些城市总关联度低?即“城市总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是什么?第二,在城市“群体”层面,为什么某些城市之间关联度高,而某些城市之间关联度低?即“城市间关联度”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是什么?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对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网络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两个层次开展城市网络影响因素研究:(1)在“城市群体”层次上,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从“组织和制度因素”、“功能互补性”、“关键规模”、“时空距离”这四个方面,研究“城市间关联度”的影响因素;(2)在“城市个体”层次上,运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借鉴人居环境科学中要素分类方法,从自然、人类、社会、壳体、网络这五个方面,研究“城市总关联度”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网络大部分集中于省域内。跨省的城市关联较少,而且以省会城市的对外联系为主,省会城市发挥了“对内关联”和“对外关联”两个扇面的作用。“省级行政边界”对城市关联的束缚作用比较突出。城市网络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包括“城市间关联度”和“城市总关联度”两个方面:“组织和制度因素”、“功能互补性”、“关键规模”、“时空距离”是影响“城市间关联度”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时代,长江中游地区城市网络仍表现出显著的距离衰减特征;“自然要素”、“人类要素”、“社会要素”、“壳体要素”、“网络要素”均对“城市总关联度”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城市人”理论的“城市总关联度”解释框架包括三个进程,分别是(1)典型人居环境提供各类空间接触机会;(2)典型城市人对空间机会的理性追求和选择推动了要素流动;(3)各类流动要素构成城市网络,城市实体特征影响城市总关联度。本文基于“城市人理论”,对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做出诠释。城市网络是由企业组织、资金、信息、人这些流动要素构成的,但所有的流动要素的核心都是“城市人”,城市网络是“城市人”在城市间的流动和往来而形成的。城市网络看似是城市之间的网络,但本质上是“城市人”构成的网络。“城市人理论”认为,“城市人”始终以最小气力追求最大空间接触机会,正是“城市人”理性追求空间接触机会这一过程,形成了城市之间的关联和往来,塑造了城市网络的格局。“城市人理论”有效的诠释了城市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底层逻辑。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一是以“流空间”为导向编制区域规划,重塑长江中游地区主要发展轴线;二是在网络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是提升“连通性”,融入城市网络,通过加强对外联系来促进自身发展;三是优化关键要素,以提升城市总关联度;四是破除影响城市关联的制度障碍,促进经济区域发展。本文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从“城市群体”和“城市个体”两个层面,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展开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丰富了既有的城市网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