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多人使用名动转用句,名动转用句研究也受到很多语言学者的关注。作为一条指导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Zipf的省力原则对人类社会学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名动转用中,该原则更多的被理解成转用生成的动因,事实上,省力原则需要从两方面得到详细阐释,即说话者的交际需求和受话者的接受程度。本文根据Laurence Horn的R原则(关系原则)和Q原则(数量原则)对名动转用进行深入研究,其中R原则和Q原则是对省力原则的进一步补充,且前者属于说话人省力原则,后者是受话人省力原则。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说话者如何在名动转用表达中获得省力?2)受话者如何在名动转用解释中获得省力?该论文对中英文名动转用的对比研究证实了省力原则对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规范作用,同样,还简要分析了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和副词转化为动词,来说明人们通过其他词性转化为动词来实现语言的经济。此外,作者自身对于名动转用的使用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内省研究成为本文中的另一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名动转用的实际使用进一步证实了研究结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的快速发展,隐喻和转喻成为强有力的认知识解机制,可以用来解释名动转用句意义的生成及理解过程。从词汇语法来看,名动转用句属于语法隐喻,由于更加简明扼要,并且具有新颖性,语法隐喻不同于一致式表达,从而有助于说话者省力。人类概念化和范畴化认知能力使得语言知识以意象图式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这有利于通过改变认知突显来对概念进行重组。转喻思维使得受话者能够通过强调语义相似性的语义扩散激活模式快速掌握名转动词。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受到R原则规范的说话者的省力通过词汇语法上的语法隐喻来实现;2)受到Q原则制约的受话者的省力通过转喻思维来获得。名转动词的前景效应吸引了受话者的注意力,但是,随着名动转用的广泛使用,语法隐喻表达可能会经历去隐喻化,即名转动词将会被收录在词典里,成为原名词的动词义,进一步被其他语法隐喻表达替代。因此,名动转用是一种双向动态的均衡,应该同时考虑到说话者的交际需要和听话者的接受程度,省力原则规约下的名动转用不一定能真正让说话者或受话者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