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机证素”是周仲瑛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医面临新的问题情况下提出的新的学术思想,是对病机理论的一个创新。本研究通过建立“病机证素”辨证体系的研究方法,来初步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初发或急性发作期及慢性缓解期在不同时间点的分布演变规律,为本病的病机证候研究提供较为客观的循证医学依据。理论研究,首先概括总结了干燥综合征西医目前的研究概况,重点分析西医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概况及不足以及由此带来治疗的局限性。而中医药在延缓病情改善症状有明显的优势,在目前西医对于本病临床研究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加强本病的中医临床基础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具有紧迫性。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由新时期中医药研究的思考来探索开展干燥综合征研究的新思路。“病机证素”学术思想是新时期解决中医发展所面临问题的一条新的思路,为开展干燥综合征病机演变规律研究奠定了基础。临床研究,通过对85例患者分七个时间点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八个病机证素的分布、兼夹、复合、演变情况,并分析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季节、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初发或急性发作期45例,单一病机证素初诊以火、热、血瘀、燥为主,分别占60.0%、53.3%、48.9%、48.9%,一年后病机证素以阴虚、气虚、血虚、燥为主分别占86.7%、48.9%、33.3%、31.1%;兼夹复合病机证素初诊以瘀火、火热、瘀热为主,初诊分别占42.2%、42.2%、28.9%,一年后以气阴两虚、燥和阴虚、阴虚血虚、阴虚血瘀为主分别占44.4%、31.1%、28.9%、28.9%。慢性缓解期40例,单一病机证素以气虚、阴虚、燥为主分别占70.0%、62.5%、55.0%、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兼夹复合病机证素以气阴两虚、燥和气虚、燥和阴虚为主分别占47.5%、42.5%、42.5%、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经统计分析病机证素与年龄、性别、季节、个人史、家族史无明显相关性。病机证素与实验室指标:RF与热和血瘀有明显相关性;IgG与火和热有明显相关性;ANA与阴虚、火、血瘀、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单一病机证素火、热、血瘀以及兼夹复合病机瘀火、火热、瘀热是初发或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机证素,且有向气虚、阴虚、气阴两虚转化的趋势。单一病机证素气虚、阴虚、燥以及兼夹复合病机证素气阴两虚、燥和阴虚、燥和气虚是慢性缓解期主要的病机证素,且贯穿七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