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低碳旅游既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业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然而,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借用了低碳经济理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路径上处于试探性设想而缺乏实证研究;实践上缺乏层级梯度推进的可操作性。所以,低碳旅游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入手,以系统论、生态足迹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等为基础,对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准确把握战略发展方向和提出战略选择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战略的实施与评估进行研究,得出低碳旅游发展的相关结论。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回顾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第二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在低碳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探讨了低碳旅游概念的内涵、特点;构建低碳旅游系统框架图,对比分析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概念,认为低碳旅游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发展模式与理念。第三章系统解析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内部能力、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低碳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作用意义,认为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内部环境的管理,而要将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来加以管理,以谋求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更好发展。第四章阐述了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具体操作模式,提出具有广泛适用意义的旅游业节能减排建议,认为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在此思路的指引下,从宏观层面构建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指出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引导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五章论述了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战略实施与评估。在战略实施阶段,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组织领导、构建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模式和制定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运作方案。在评估阶段,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的适应性、风险性和可接受性;认为低碳旅游是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第六章以羌族地区汶川水磨古镇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分析水磨古镇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的战略环境、战略选择路径以及战略实施方案;论证了本文先前所提出的关于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构想和战略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及羌族地区具备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目前,由于低碳旅游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界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还未达成共识,关于旅游业低碳化与低碳旅游区分还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背景、历程及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对低碳旅游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和剖析,提出了低碳旅游概念和要素,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低碳旅游的认识。 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羌族地区低碳旅游进行分析,试图解释低碳旅游并非适用于任何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理念、人才、技术、资金、管理、政策等。 本文尝试解释旅游业低碳化/节能减排模式与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的差异,提出低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应是一个层级递进的关系,即:“旅游目的地低碳化-低碳旅游目的地-碳中和旅游目的地-负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路径。基于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相互关系视角,结合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相关背景,认为虽然羌族地区旅游业还处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阶段,但是具备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 低碳旅游产品不同于普通的环保旅游产品,低碳旅游市场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旅游目的地供给角度和旅游者需求角度对低碳旅游市场的培育、引导、推广进行研究;认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低碳旅游产品以及旅游营销创新对扩大低碳旅游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