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有不少待开发或者矿业活动较少的矿区,资源储量巨大,有望建成大型产业基地带动经济发展,但环境脆弱,且目前缺乏为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服务的区域性环境承载力工作基础,尚不清楚地区环境状况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能。
为了研究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行性,实现区域的绿色开发,本文探索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初步思路和方法。文章通过对高海拔高寒干旱区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该类区域环境特点为气候极端、水土易受污染、地质条件不理想、生态脆弱,基于这些环境特点和专家意见,文章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区域性为原则,建立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体系以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地质、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作为准则层,又根据这些环境要素的影响因子设立了 17 个一级指标和 23 个二级指标。邀请生态、环境、矿业内20位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根据该类区域环境需求对专家赋权后计算得到指标体系权重。对有标准、规范的指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其他指标则根据类似地区的研究进行等级划定和定性分析。采用加权指数模型计算指标得分,并通过Python软件依据分数高低划定指标等级。
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用到青海大场金矿区,对大场矿区 5 个典型矿床所在区的环境要素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场矿区开发的环境可行性,为区域资源开发优化提供了初步对策。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底泥质量和 1 区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差,这是因为大场矿区土壤、底泥和矿坑水中砷元素含量偏高。砷是矿石中的主要污染元素,与金元素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且历史矿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砷活化迁移,因此造成了区域砷本底值高,但考虑到区域环境长期处于该条件下,且近些年也无人为活动作用,故此次研究认为砷浓度偏高应属于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应该以排除砷背景后的结果为准。基于此条件,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低,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土壤环境为优;地表水方面,底泥质量都达到清洁,评价 5 区水质受到铅污染严重,地表水环境为良,其他评价单元地表水水质清洁,地表水环境为优。矿区地下水水质受 pH,铅和总硬度污染仅为Ⅳ类水,地下水水位动态类型虽为降水入渗型,但补径排条件被冻土制约,水位稳定性一般,故地下水环境为差,是矿区环境的薄弱点。地质上,地壳基本稳定,但岩土体工程性质差,1、2 评价区不良地质现象集中,分布面积大,因此这两个评价单元不良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地质环境为良,而其他区域不良地质现象危险性较小,地质环境为优。生态方面,大场矿区敏感点的敏感程度低,多年冻土较稳定,土壤侵蚀程度轻微,但植被覆盖度中等,且其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低,环境支持调节功能差,故其生态环境为良。与同海拔地区相比,大场光能、热能条件适中,但降水缺乏,气候条件也一般。
通过环境要素的评价可以得到矿区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分数,由此确定大场矿区中3、4区环境承载力高,对矿业活动具有抗干扰能力,可以优先开采,但仅限于中小型规模的矿业活动。1区、2区、5区环境承载力均为中,对矿业活动的支持力有限,不建议开发,如要开发,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障措施,同时由研究成果提出了规划开采的污染防治对策,地质、生态影响减缓对策,要求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管理。
为了研究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行性,实现区域的绿色开发,本文探索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初步思路和方法。文章通过对高海拔高寒干旱区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该类区域环境特点为气候极端、水土易受污染、地质条件不理想、生态脆弱,基于这些环境特点和专家意见,文章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区域性为原则,建立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体系以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地质、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作为准则层,又根据这些环境要素的影响因子设立了 17 个一级指标和 23 个二级指标。邀请生态、环境、矿业内20位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根据该类区域环境需求对专家赋权后计算得到指标体系权重。对有标准、规范的指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其他指标则根据类似地区的研究进行等级划定和定性分析。采用加权指数模型计算指标得分,并通过Python软件依据分数高低划定指标等级。
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用到青海大场金矿区,对大场矿区 5 个典型矿床所在区的环境要素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场矿区开发的环境可行性,为区域资源开发优化提供了初步对策。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底泥质量和 1 区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差,这是因为大场矿区土壤、底泥和矿坑水中砷元素含量偏高。砷是矿石中的主要污染元素,与金元素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且历史矿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砷活化迁移,因此造成了区域砷本底值高,但考虑到区域环境长期处于该条件下,且近些年也无人为活动作用,故此次研究认为砷浓度偏高应属于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应该以排除砷背景后的结果为准。基于此条件,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低,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土壤环境为优;地表水方面,底泥质量都达到清洁,评价 5 区水质受到铅污染严重,地表水环境为良,其他评价单元地表水水质清洁,地表水环境为优。矿区地下水水质受 pH,铅和总硬度污染仅为Ⅳ类水,地下水水位动态类型虽为降水入渗型,但补径排条件被冻土制约,水位稳定性一般,故地下水环境为差,是矿区环境的薄弱点。地质上,地壳基本稳定,但岩土体工程性质差,1、2 评价区不良地质现象集中,分布面积大,因此这两个评价单元不良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地质环境为良,而其他区域不良地质现象危险性较小,地质环境为优。生态方面,大场矿区敏感点的敏感程度低,多年冻土较稳定,土壤侵蚀程度轻微,但植被覆盖度中等,且其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低,环境支持调节功能差,故其生态环境为良。与同海拔地区相比,大场光能、热能条件适中,但降水缺乏,气候条件也一般。
通过环境要素的评价可以得到矿区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分数,由此确定大场矿区中3、4区环境承载力高,对矿业活动具有抗干扰能力,可以优先开采,但仅限于中小型规模的矿业活动。1区、2区、5区环境承载力均为中,对矿业活动的支持力有限,不建议开发,如要开发,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障措施,同时由研究成果提出了规划开采的污染防治对策,地质、生态影响减缓对策,要求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