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调查并讨论“话语辖域”(即某种类型的话题,学生就此具有专业知识,对话题的兴趣和谈论的机会)和学生口语语篇结构的关系。本文的调查对象为南京大学12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将其划分为两大组:专业兴趣组和参照组。每组学生均要求谈论两个话题。专业兴趣组要求谈论的话题A是与专业相关的话题,学生就此话题具备专业知识和并显示出浓厚的谈论兴趣;而话题B是从大学英语课本中挑选出的日常话题,学生既缺乏专业知识也没有谈论兴趣。参照组的学生对所要求的两个话题都缺乏兴趣。笔者根据参照组话题A的类型将该组进一步划分为:(1)专业参照组,与专业兴趣组学生一样要求以与专业相关的话题作为话题A,但与之不同的是该组学生缺乏深入谈论专业的兴趣,以及(2)非专业参照组,他们以非专业研究话题(即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课程论文)作为话题A。在这个话题上该组学生即不具备专业知识也缺乏浓厚的谈论兴趣。参照组学生也以相同的日常话题作为话题B。本文着重调查“话语辖域”对语篇结构的影响。笔者选择“话轮转换模式”和“话语片断结构”作为衡量语篇结构独立性和连贯性的标准。“话轮转换模式”用来衡量语篇的独立性,即测量学生主导谈话方向的能力,以及是否有能力接受笔者非直主导性的接语来维持谈话的顺利进行。“话语片断结构”则是根据语篇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划分成若干分话题,依据学生在每一个话题上持续时间长短与话轮数量判断话语的连贯性。通过比较学生在不同类型的话题产生话语语篇的不同特征,笔者希望在中国学生中验证“话语辖域假说”:即学生可以就话语辖域话题组织更加独立和连贯的话语语篇。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可归纳如下:
1.专业兴趣组学生就专业话题组织的独立、连贯的语篇证明了专业知识对话语结构的影响。除了一名学生SJD,其余五名该组学生在谈论与专业相关的话题A时接受的敦促型接语均少于辅助型接语。而谈论日常话题B时情况正好相反,从而证明了专业兴趣组讨论辖域问题的语篇连贯性。此外,与话题B相比,该组学生在话题A上各个片断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每一个片断上包含较多话轮数量,从而证明了话题A的连贯性优于话题B。
2.谈论话题的兴趣是构成话语辖域不可缺少的因素。专业参照组虽然也具备相对应的专业知识,但与专业兴趣组相比缺乏深入探讨话题的兴趣,从而阻碍其有关专业话题的语篇的独立性和连贯性。
3.非专业参照组一些学生的课程论文完成不久,记忆犹新,这有利于他们改善口语语篇的结构,尤其能够帮助提高语篇的连贯性。虽然这个因素未对所有非专业组学生产生影响,但是调查表明确实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改善语篇连贯性。
4.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对话题的兴趣和谈论话题的机会,学生则无法组织就有关话题组织独立和连贯的语篇。所有参加调查的学生在谈论日常话题B时无一例外的没有能够组织独立和连贯的话语语篇。
本调查有力的证明了话语辖域假说,结果证明具有专业知识,对话题的兴趣和谈论话题的机会的EFL学生在谈论与专业相关的话语辖域话题时,能够组织明显优于其它话题的独立和连贯的口语语篇。缺乏构成话语辖域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将会影响到语篇的结构。鉴于本调查证明话题类型确实影响到中介语的变化,笔者认为在选择试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影响才能保证考试成绩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