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植物种群的适应、迁移和灭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变化环境中的种群动态,而且这些特征与其资源分配和生殖过程密切相关。海南岛高海拔的山地云雾林的特殊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 Tang&Wang)种群。本文采用种群监测法、样方调查法和烘干重量法,主要比较了华石斛在海南岛的6个分布居群内的长势情况并且找出影响其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利用5年的实地统计数据建立两种模型预测华石斛的种群动态变化。研究了华石斛有性生殖规律,克隆生长特性及其对华石斛种群生态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华石斛的繁殖分配及有性繁殖和克隆繁殖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实地调查华石斛在海南岛霸王岭、尖峰岭、黎母山、吊罗山、鹦哥岭和五指山等6个华石斛野生居群的生境条件,并随机采样分析每个居群内华石斛的长势情况,借助模糊判别的隶属函数确定五指山居群内的华石斛个体长势最好,最差的是尖峰岭居群内的华石斛个体,运用pearson相关型分析的结果显示生境的降雨量为影响华石斛长势的最主要环境因素,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R2=0.880)。(2)利用5年种群监测得到的华石斛个体数量数据,建立华石斛种群静态生命表、生殖力表、年龄椎体等种群现状分析图表和两个种群数量预测模型Leslie矩阵模型和Lefkovitch矩阵模型,都显示在霸王岭东五地区的华石斛种群处于衰退的局面,且都预测80年之后种群趋于灭绝,分析得到种群衰退的原因是新生幼苗数量不足,同时极端恶劣气候增加了华石斛个体非正常死亡的概率。(3)华石斛的开花结实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存在时空变化且种群的开花结实率很低。结实率和开花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华石斛种群有性繁殖在霸王岭东五地区受到传粉者的限制。附生在树杆上部的华石斛开花率显著高于树冠位置上的华石斛,但是结实率在附生树主的不同位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开花密度并不影响华石斛的结实率,但是同株异花授粉降低了华石斛的结实率。(4)华石斛的克隆分枝强度随着基株龄级的增大而增大。基株的规模不会无限扩张,受分株间竞争及资源限制等因素致使基株拓展的速度随着个体的龄级的增加而减缓甚至基株停止拓展。同一基株内不同年龄的分株有各自的分工,三年生分株负责有性生殖,二年生分株循环克隆繁殖。此外,附生在树冠内部的华石斛其克隆生长强度显著高于其他附生位置上的华石斛(F=3.323,P=0.040<0.05)。从种群数量上来看,克隆生长延续了个体的寿命,维持了种群数量却很少增加个体数量。(5)在华石斛整个生活史阶段,基株需要达到个体大小的一定阀值才能进行有性生殖,而其克隆特性从幼苗开始便发挥作用,且根据繁殖器官生物量与个体总生物量的比例来看随着华石斛个体年龄的增长,投入给繁殖的资源比例始终处于27%左右,克隆繁殖始终占据两种繁殖方式的优势地位。其次,克隆生长为有性生殖提供物质能量储备并且通过增强分枝强度创造多条生长轴为有性繁殖提供更多繁殖位点。不过,两种繁殖方式也存在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