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for Home in Foreign Lands-Katherine Anne Porter's Home Complex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x_com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南方作家代表之一,凯瑟琳·安·波特因其短篇小说在文学中的影响力而享誉美国文坛。而在波特的23部短篇小说中,以其故乡美国南方为题材的米兰达系列小说被公认为她最好的作品。  波特未及成年就为生计与理想离开故乡,之后也未返回故乡定居。然而,无论怎样远离故乡,故乡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对其作品产生的影响都不可磨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最能代表波特艺术成就的米兰达系列小说是以其童年时在故乡的经历创作而成。在米兰达系列中,波特以细腻、深刻的笔触重塑了她记忆中“家”的形象。在一个日渐衰落的南方家庭里,怀旧情绪弥漫,男尊女卑根深蒂固,但对土地又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个家庭的古老家史成为整个十九世纪美国南方社会风貌的一个横截面。其次,波特在行走他乡的途中不断地给家人及朋友写信以此保持同家乡的联系。在信件中,她或同家人谈论各地的见闻,或向他们倾诉途中的艰辛,或同朋友谈论对其家人和故乡的矛盾态度。波特的米兰达系列小说和她的信件透露出她独特的家园情结:热爱家乡却又要同其保持距离,选择在想象的世界中精神返乡。  本文着眼从探析波特在米兰达系列小说中塑造的“家”的形象和分析她给亲友的大量信件入手,探究她逃离故乡的深层次原因,说明波特对家乡矛盾复杂的态度,从而揭示家园情结及逃离故乡对波特本人及其创作的影响。
其他文献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如何使这部著作在异域大放奇彩很值得研究。
除了Halliday和Hasan(2001),许多语言学家从理论上发展了衔接理论,并进行了分析应用。他们启发了许多语言学学习者进行了有关衔接的研究。但是,回顾之前的研究和分析,没有人对科
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是生态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誉为美国的“生态文学之母”。作为生态思潮的先驱,卡森以自己生命为资本,以自己的作品为武
作为多元文化美国的少数民族中的一支,非裔黑人一直广受人们关注。优秀的黑人作家群星璀璨,黑人剧作家洛林·汉斯贝利(1930-1965)便是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戏剧界最耀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