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二次气溶胶在大气气溶胶污染和灰霾事件中的重要性。二次气溶胶因其来源、生成途径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在已有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然而,关于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的二次气溶胶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了盆地内二次气溶胶的来源、生成途径、长距离区域传输和大范围减排对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以及高原地区与盆地地区二次气溶胶来源、差异和二次气溶胶的气-粒转化过程。研究具有独特性和创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了二次气溶胶在大气气溶胶污染和灰霾事件中的重要性。二次气溶胶因其来源、生成途径和生成机制的复杂性,在已有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大的地域性差异。然而,关于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的二次气溶胶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了盆地内二次气溶胶的来源、生成途径、长距离区域传输和大范围减排对二次气溶胶生成的影响,以及高原地区与盆地地区二次气溶胶来源、差异和二次气溶胶的气-粒转化过程。研究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揭示了不同环境和不同条件下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在关中盆地城市西安的观测结果发现生物质燃烧有机气溶胶和二次生成的含氧有机气溶胶分别是西安秋季和冬季主要的有机气溶胶来源,二者的贡献超过总有机气溶胶的50%。在污染期,含氧有机气溶胶的浓度大幅增加,与清洁期相比,秋季增加了约4倍,冬季增加了约6倍,揭示了西安市区重污染中二次生成的重要性。在秋冬两个季节,当气溶胶液态水含量小于30μg m-3时,含氧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可能由光化学氧化主导;当奇氧小于35 ppb时,含氧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可能由液相化学过程主导。此外,与中国其他地区非难熔性PM1中的有机气溶胶来源结果相比,生物质燃烧有机气溶胶(17-19%)和煤炭燃烧排放有机气溶胶(10-20%)分别是关中盆地和京津冀平原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来源,而二次生成的含氧有机气溶胶(10-34%)是我国大部分重点研究地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来源。通过对区域尺度长距离传输的研究结果发现二次无机气溶胶和高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占比在传输后大幅增长。传输后的硫氧化率(0.49-0.58)、氮氧化率(0.25-0.29)、f44/f43比值(1.6-2.1)和氧碳比值(0.72-0.87)显著高于本地观测结果,揭示了长距离传输大幅增加了硫酸盐、硝酸盐的生成效率和有机气溶胶的老化程度。京津冀传输的硫酸盐生成率(0.25 hr-1对0.1 hr-1)、硝酸盐生成率(0.17 hr-1对0.03 hr-1)和高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率(0.14 hr-1对0.06 hr-1)远高于关中盆地内城市传输的结果,说明来自京津冀平原的传输比来自关中盆地内的传输具有更强的硫酸盐、硝酸盐和高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能力。在减排期间,光化学氧化生成的含氧有机气溶胶从封城减排前占总有机气溶胶的24%(3.2±1.6μg m-3)增加到封城减排后的54%(4.5±1.3μg m-3),可能由于封城减排期间氮氧化物的排放大幅减少,导致臭氧浓度的增加,从而大幅提高了大气氧化能力。相比之下,随着气溶胶液态水含量增加,液相化学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在封城减排前和封城减排后的质量浓度和在总有机气溶胶中的占比均有升高。高气溶胶液态水含量条件下增加的液相化学氧化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可能是封城减排期间污染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与盆地结果相比,在青藏高原进行的观测的结果发现高原地区硫酸盐的占比(占总非难熔性PM2.5的22.5%)显著高于硝酸盐(3.4%)。从低污染期到高污染期,二次气溶胶的占比在盆地与高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说明两种地形存在不同的污染事件形成过程。高分辨率挥发性有机物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高原地区共有12种挥发性有机物来源。气?粒结合的来源因子解析发现丙酮和乙酸相关来源、夜间相关的丙酮和乙酸来源、单萜来源、异戊二烯及其氧化产物来源和人为排放来源是低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主要气态有机前体物来源,分别占低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77%、10%、8%、4%和1%;而在高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中,丙酮和乙酸相关来源和夜间相关的丙酮和乙酸来源分别是主要的气态有机前体物来源,占高氧化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86%和14%。这一结果揭示了高原地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气?粒大气转化过程。
其他文献
在临床上,预后通常指基于患者本身的临床或非临床特征对其在未来某段时间内某结局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准确的预后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和后果,辅助医生做出更好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预后研究包含四个主题:总体预后研究、预后因素研究、预后模型研究和干预效果研究。近年来,电子病历数据的大量积累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为预后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尤其是对于预后模型和干预效果研究。本论文主要对基于电子病历的
语言理解是高度复杂的信息加工问题,涉及对语言物理载体的感知、词汇加工以及句法、语义加工等多个加工阶段;本论文聚焦于语言理解的感知编码阶段。语言的感知编码机制与语言物理载体的性质密切相关:语音感知需要大脑实时编码转瞬即逝的语音听觉特征;而阅读过程中大脑可以通过调节眼动,较为灵活地分配注视时间和顺序。本论文在高生态效度的语篇理解场景下,分别利用脑电和眼动实验研究语音感知和阅读过程,构建了能够解释语音脑
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引起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着人类活动以及各个产业的发展。我国包含四个干湿区,降水等值线很好的区分了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为了更准确的应对未来不同区域可能的极端气候事件,了解不同降水量等值线上过去的气候变化特征、驱动机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变得十分重要。树轮宽度为历史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气候重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之一,树轮密度则可以弥补树轮宽度指标对古气候重建的一些不足,更全面的指示过去
全球不同地质载体如黄土、石笋、冰芯、湖泊和深海沉积等,揭示更新世气候呈显著的轨道-亚轨道尺度波动,但变化的周期和幅度却有较大差异,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位于亚洲季风区关键地带的渭河盆地堆积了深厚的新生代河湖相沉积,是研究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本文以盆地内西安凹陷户县正庄村获取的风尘-湖相沉积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合岩性和测井参数变化,重建了渭河盆地1.8 Ma以来的气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目标检测数据集的出现,目标检测算法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精确标注是一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的工作,每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都需要标注特定的数据集,这导致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目标检测算法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数据壁垒,繁重的数据标注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了目标检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数据标注依赖更小的弱监督目标检测算法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点研究方
自然及人为产生的物质在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过程中能实现跨越对流层顶传输,影响大气化学性质、破坏大气动力及辐射平衡,可形成全球化污染,并影响全球气候。示踪这些大气垂直运动过程,并揭示其带来的环境效应,不仅是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也是我国制定大气治理政策与建立大气质量改善手段的重要依据。目前对于STE过程的观测方式主要
东亚夏季风(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作为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水文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新世(Holocene)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温暖时期,也是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全新世东亚季风的演变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及机制,而且可为未来全球增温背景下的季风演化趋势预估提供重要的自然参照。然而,目前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气候演变
吸光性碳气溶胶是大气中主要的颗粒态吸光物质,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能量辐射平衡。近年来,我国西部城市一直遭受着碳气溶胶的污染。本论文以西安大气吸光性碳气溶胶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开展了为期一年的PM2.5滤膜采样工作,基于二元模型获得黑碳(black carbon,BC)和棕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系数,探讨其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受体模型解析了碳气溶胶吸光系数的来源
西风-季风环流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末次盛冰期时(Last Glacial Maximum,LGM),受外部边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北半球西风-季风环流发生了巨大改变,一定程度上调控了冰期旋回演变。然而,目前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风气候响应特征以及不同冰期外强迫的贡献及驱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本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LGM时期北半球西风-季
化学风化通过消耗大气CO2作为负反馈机制调节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维持着地球系统长期的气候稳定性与生物宜居性,尤其是构造隆升作用引起的硅酸盐岩风化被认为驱动了百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在短时间尺度内(万年-百年),碳酸盐岩风化则是非常重要的碳汇过程。由于碳酸盐矿物的快速溶解动力学,碳酸盐岩风化可以对水文过程、土地利用等短期事件快速响应,因此被认为是解释短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特别是近百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