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全国共青团工作中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其根本目标是协助高校党组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成分日益复杂;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大,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受到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90后”开始进入大学学习,他们的特性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内容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举措,并探索通过创新团的组织设置和工作载体来促进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就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说明。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出当前有关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的主要观点,从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容。这部分对组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对组织结构设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对论文要运用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型组织、组织结构、激励理论等有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组织体系设置、机制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这部分首先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共青团的性质、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责决定了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90后”大学生的特点等新的时代形势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也要求高校共青团应加强组织建设。这部分论文还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共青团的性质和自身优势决定了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可行性;创先争优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等机遇为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也增强了加强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第四部分: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部分总结了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现状:组织体系比较健全,从校级团委到院系团组织、班级团支部的组织架构比较完善;工作机制比较完善,团籍管理与团费收缴办法、团日观摩活动开展办法、团组织生活会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较为健全;团干部队伍建设措施有力,高校共青团重视对团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与考核,基本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文化水平高、作风正派的高素质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团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高校共青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文化素质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造了一支政治可靠、文化水平较高、责任感较强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团员队伍;工作阵地多样、活动丰富多彩,高校共青团充分发挥高校和大学生团员的特点,注重工作阵地和活动载体建设,促进工作阵地多样化。论文也指出了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组织设置单一,团建模式过于传统而没有采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网络建团、公寓建团等团建模式,更没有与校外的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团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领导机制、党建带团建机制、推优入党机制、考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高校共青团干部兼职现象比较普遍,对团干部和团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有待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性不强;工作阵地偏于传统,工作思路、领域、开展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创新。同时论文还就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受重视程度低、工作动力不足等。第五部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措施。在这部分,作者根据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广大学者和共青团工作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措施。一是丰富高校共青团的组织设置,进一步强化“一体两翼”组织体系,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公寓团支部、学生社团团支部、网络团支部和校企联合团组织。二是完善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党建带团建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专职的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对高校共青团干部和团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四是创建学习型高校共青团组织,解释了学习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创建学习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方式。五是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阵地建设,首先提出了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阵地建设的思路:围绕“五个需要”,即党的需要、全团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其次提出要拓展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阵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工作阵地、大学生服务社会工作阵地;最后提炼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方式:围绕“三化”来开展,即项目化实施、品牌化打造和社会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