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人民币区域化及其国际化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被国内学者提出,但是对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不贬值的高度责任感,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再加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扩大,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计价货币和国际结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
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东亚地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并对这一提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全面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并以Frankel和Rose的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对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实现区域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人民币在东亚的流通范围和流通数量两方面对其跨境流通现状加以简述。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已经初具规模,基于目前的流通状况,文章提出在东亚地区率先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其次,分析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影响因素,找出人民币跨境流通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人民币区域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再次,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条件,接着利用Frankel和Rose的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内生性模型对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实现区域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目前在东亚地区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阻碍因素:最后,在借鉴欧元区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就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实现区域化会对区域内成员国及其整个东亚地区贸易的积极影响加以分析,也是为了突出在东亚地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