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与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染色体制备和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并分析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1.采用20 μg/ml的秋水仙素处理童虫,制备染色体标本并进行G带显带,然后对其染色体核型及G带带型进行分析;2.选取5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采用正交设计,配制16种条件培养基,对18d Sj童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比较观察细胞的增殖能力,直观分析细胞AKP的检测结果;3.用改良RPMI-1640培基对Sj尾蚴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一般形态和超微结构,用SDS-PAGE和ELISA法分析其抗原组分,用免疫荧光法和凝集试验检测其抗原性.结果:1.日本血吸虫染色体2n=16,2号为性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st+8sm+2m,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G带带型;2.对组织细胞增殖相观察和AKP(%)的直观分析结果表明,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组合为转铁蛋白,单核苷酸和b-FGF;3.尾蚴细胞形态观察表明,其平均大小为3.5μM直径,最小仅1μM直径;HE染色后,细胞呈高核质比率,少数胞浆较丰富;扫描电镜下,有的细胞表面布满细小微绒毛,有的呈乳突样突起,凹窝及小孔,有的胞质形成皱折和突起;原代与传代培养细胞抗原组分存在差异,其传代细胞能与抗尾蚴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1.为血吸虫培养细胞鉴定提供了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的方法:2.证明转铁蛋白,核苷酸和b-FGF对Sj童虫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对Sj尾蚴细胞培养获得传代结果,并初步鉴定了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证明尾蚴传代细胞具有免疫学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新的弓形虫病疫苗候选分子,构建弓形虫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g-R1,并观察重组质粒所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方法:1、用感染弓形虫的大鼠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免疫筛选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腹腔液、组织中VEGF、MMP-2和TIMP-2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方法 术前无菌取患
AIDS为感染HIV-1病毒后所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针对HIV感染及AIDS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仍是联合应用逆转录酶抑制剂(P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即鸡尾酒疗法.但该疗法主
该室构建了pcDNA3.1-Aβ、pcDNA3.1-A β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Aβ主动免疫清除老年斑的作用机理和DNA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一、Tg2576转基因鼠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目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