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学的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里有过各种言说。但是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所谓的一校一刊(国立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的研究,鲜有对于新文学起到重要作用的教会大学的关注。学者普遍承认“欧化”对新文学带来的影响,却忽视了“欧化”的实质是什么,以及“欧化”最直接的来源教会大学。本文关注于清末民初成立的教会大学沪江大学,并主要通过它的校刊《天籁》杂志,来勾勒出该校的文学教育以及当中贯通的欧化因素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
论文首先对沪江大学及其校办刊物《天籁》进行了大致的介绍,选取了1912年到l936年之间的刊物进行了研究。这段时间是从刊物创刊到日军侵占上海前夕,刊物资料相对比较齐全。然后从刊物中获取到的材料发掘出“欧化”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影响及表现,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欧化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欧化对中国文章体式的影响以及欧化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影响。之后论文在刊物中寻找到有关“欧化”传播的渠道及途径的介绍。这些渠道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一是沪江大学的文学教育课程;二是沪江大学的演讲活动;三是沪江大学的文学社团;四是沪江大学的文学竞赛。最终通过两篇有关新文学的演讲稿进行比对,对教会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
论文从一校一刊入手,以小见大,试图说明“欧化”背后的内在所指,并挖掘出教会大学对于新文学的作用究竟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