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将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监管层、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相关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存在定争议。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鲜有对巴塞尔协议Ⅲ强化流动性风险监管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也少有文献结合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新监管框架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差异。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问题:在次贷危机中为什么有些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而陷入流动性困境?巴塞尔协议Ⅲ提出国际统一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两个指标的形式看似简单,其背后蕴涵着怎样的变革理念和思路呢?现有流动性指标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状况普遍好于欧美银行,而结合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新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其结果是否会一样乐观呢?且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呢?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引入与实施,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将而临怎样的挑战呢?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巴塞尔协议Ⅲ着力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背景进行系统阐述和理论分析。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及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指标结合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新指标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与美国样本银行进行对比,并在压力情景设计下检验流动性风险的存在及不同类型银行问的差异,进而论述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均达到银监会监管标准,且流动性水平普遍好于美国样本银行,但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存在潜在的流动性不足风险,在商业银行可取用央行准备金和资本下降的压力情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下降,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爆发。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均未达到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最低水平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突出,我国银行近两年大量推出“资金池”理财产品,更加大了流动性风险隐患。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的引入和实施,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本文创新点在于:对巴塞尔协议Ⅲ强化流动性风险监管的背景进行了系统阐述和理论分析。在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及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新数据对我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以及美国样本商业银行进行计量分析,并尝试进行压力情景设计测试流动性风险状况。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发展趋势,尝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