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GIS技术建立了栖霞市山地县域园地空间数据库,为园地的分布特征及定量化分析研究提供了可能;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栖霞市地形图,完成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实现了对县域园地的分布特征定量描述和影响因素的探索。研究中选取高程和坡度这两个地形因子来分析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园地空间分布特征,并将高程和坡度相结合,采用地形位指数和分布指数进一步分析园地在不同地形位梯度上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全面掌握园地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可为栖霞山区园地适宜性评价、园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栖霞市园地适宜性评价,并根据区域土地适宜评价框架的五级制原则,采用频率直方图突变点方法,实现对园地适宜性等级的划分,进一步为现有园地结合其区域特点的分析提出其相应的用地空间结构优化建议,可为当前发展园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1987年栖霞市园地分布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2010年园地分布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很好地体现了高程和坡度这两个地形因子对于园地分布的综合影响。1987年栖霞市园地的优势地形位范围为1-9,而2010年园地的优势地形位则变成了7-35,园地的优势地形位发生了较大迁移,由1987年园地集中分布在低地形位到2010年趋势曲线逐渐趋于缓和,这说明了园地的分布由聚集转变为均匀的分布在各地形位上,其中以中地形位上分布较为突出。园地在二十多年里数量增加1.58倍,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苹果作为栖霞市主要的经济作物,在低平地区面积出现大量损失时,通过向丘陵地区拓展而有效弥补损失。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栖霞市园地适宜性评价,并根据区域土地适宜评价框架的五级制原则,得到栖霞市园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园地适宜区分布变化的对比,能够得出2010年各适宜区中园地面积较1987年均有大幅增加,这是当地大力发展苹果园地经济的结果。其中中度适宜区园地面积增加最多,高度适宜区和极度适宜区园地面积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应该注重保护,提高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