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蚁族”,大学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并逐渐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又一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从事着一些低收入和低保障的工作。“蚁族”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底层知识青年的出路和发展问题,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往往蕴含着极大的社会能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也在日益拉大。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由于少有的特殊的社会资源,其子女就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蚁族”上升渠道越来越窄,向上流动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社会在开放性增加的同时,其阶层封闭性和固化趋势也在加强。而“蚁族”群体的社会流动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问题。关系网络作为体现“蚁族”生活方式的一个主要方面,必然对整个群体流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本文使用参与观察及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蚁族聚居地的实地观察,结合社会流动理论,关系网络理论,从关系网络角度分析蚁族社会流动状况。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提出研究蚁族及其社会流动状况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相关的核心概念,回顾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设计,包括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对象(蚁族:蚁族是指社会转型之后诞生的一类特殊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和研究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的方法对重庆蚁族聚居区进行实地研究)。第三部分描述了蚁族的基本特征,并从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毕业生供求结构不平衡,以及“蚁族”自身的原因。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阐释研究了蚁族社会流动中关系网络的建构,其中主要包括蚁族的家庭关系网络,自身建构关系网络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网络,比如社区,政府,媒体等等。文章的第五部分分析了关系网络在蚁族社会流动中的功能,分为正功能及负功能。其中正功能主要包括桥梁作用和整合作用,负功能主要涉及阶层内卷化现象,阶层固化导致的“社会隔离”,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以及“标签”效应。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总结和讨论。笔者根据访谈的结果,经过以上的种种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公平的社会流动机制和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改变自身心态,提高自身能力;善用媒体资源,拓展就业渠道;调整高校结构,紧跟市场变化等等。期望能够改善蚁族的生存状态,为他们的生活献上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