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管治下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功能区”概念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二者均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随即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来具体落实这个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它是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从1980年人均GNP的290美元到2008年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在社会物质财富增长方面取得重要成效的背景下提出的。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却存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矛盾加剧、国土空间开发无序、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这将对整个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带来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对社会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区域空间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等更加关注。要求在新的发展时期,对过去区域发展战略中“效率第一”、“效率优先”等在生产力水平严重落后条件下作出的“加快发展”战略选择,向以人为本、公平与效率并重,更加强调社会公平的方向转变;将传统经济“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向转变等等。因此,客观上要求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一个“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对主体功能区战略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一个新的命题,该战略是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开发潜力等因素,进而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一种空间开发战略,兼有问题区域划分以及空间规划的性质,因而国外关于区域划分、空间规划以及特定区域管理等方面空间开发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可以充分借鉴,但是却没有成熟的理论及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因而,对于主体功能区这样一个新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学科建设,还是对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都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是有利于创新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发展理论;二是有利于打破我国的传统区域管理理论,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是有利于缓解我国区域性资源环境日益加剧的矛盾,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在总体研究思路上,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展开。理论部分一是构建区域空间管治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将主体功能区建设问题置于这个分析框架之下,系统探讨主体功能区以及区域空间管治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展开实证分析。一是认识四川国土空间特征、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新形势;二是构建指标体系研究划分出四川主体功能区;三是就推进四川主体功能区建设进行对策措施探索。本文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第1章,导论部分。本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2章,区域空间管治: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本章从区域空间管治的地域分异基础,区域空间管治的人地和谐理念,区域空间管治的目标状态,区域空间管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追求,区域空间管治原则、管治模式及管治手段等方面探索区域空间管治理论分析框架。第3章,主体功能区及其划分内容、方法。本章从主体功能区类型、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及其划分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原则,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及划分方法进行研究。第4章,区域空间管治与主体功能区建设。本章从区域空间管治与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主体功能区区域空间分类管治政策体系,主体功能区区域空间管治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区域空间管治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第5章,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新形势。本章从四川省国土空间特征,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展开分析。第6章,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分析。本章从指标构建、数据选取,综合指数计算及对其进行的聚类组合评价着手,分析得出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第7章,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途径及措施。本章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区域协作;四川各类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政策,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行差别化的区域主体功能绩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对策措施探讨。本文以空间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结合计量分析手段,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从构建区域空间管治理论分析框架入手,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国土空间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各区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进行大量实证分析,从而划分出四川主体功能区的四种类型,并明确相应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以及发展举措等。这对于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基本理论,促进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一是面对主体功能区这个新事物,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方法、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国内也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内涵特征、形成动力机制、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划分方法、划分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在操作层面如何进行主体功能区建设等等,力图贡献一个完整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新意,本研究从区域空间管治的分析视角出发,探讨了包括区域空间管治的基础、管治理念、目标状态、目标追求以及管治原则、管治模式、管治手段等相关理论。将主体功能区建设问题置于其中,系统地展开研究。三是通过具体分析各基本行政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开发潜力等,相应确定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四川主体功能区分类建设的对策思路。这对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推进四川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一定贡献。由于影响主体功能区划的因素众多,譬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开发潜力、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等,本研究仅从其主要影响因素如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开发潜力入手,未能进行全面、详尽的综合分析,略显不足。加之指标数据收集的困难,本研究在构建四川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时,对那些诸如资源丰度、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敏感度等指标没有纳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主体功能区划结果产生影响。这些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其他文献
“似”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最终确立,与山水画和山水诗的同步兴起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对山川的描绘先秦即出现,但在东晋以前,都是作为人物的陪衬和背景,山水在画面上不具有独立
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纷繁复杂。现代企业必须借助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才能获取竞争优势。供应链管
春秋时期的预言大多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这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形势密不可分的。政治预言是人们依据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对事物的发展经过认真的研究和缜密的思考,对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1-3].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迄今仍未阐明,日前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
对扦插生根影响最大的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2个因子,采取单因子筛选和正交组合试验,在贵州金花茶原产地就地扦插育苗,探究金花茶大田扦插技术。结果表明,贵州金花茶属于愈伤
目的观察探讨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以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64例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探讨对象,将其
日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和呈爆炸式增长的IP业务的压力,对通信网的带宽提出更高要求。高速局域网与大容量骨干网的发展,使以ADSL为主要接入手段的用户接入网,成为通信网向
深基坑支护设计是当前建筑领域中的岩土工程热点,也是提高工程质量减少事故的重点问题。以往深基坑支护多是凭经验设计,没有可靠的计算参数选取依据,容易引发工程事故,造成人
本文研究了四种典型的生物质燃料,包括红松木、玉米秸秆、狗牙根草和毛竹。在中国,松木是种植最广泛的木材之一,玉米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狗牙根草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毛竹在
东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现象普遍,除了与超载现象日益严重有关外,路面结构设计及材料性能的好坏也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在我国现行的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