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圣地”——我国当代殡仪馆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一部叫《入殓师》的日本电影,从普通殡仪者角度,重新理解了死亡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使人在认真思考死亡之余,得到生活的激励,同时也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了“入殓师”这一“神圣职位”的社会价值。如果电影能够通过“影像”改变人们的心理认识,那么好的建筑设计是否也能像电影一样,引导人们改变对殡仪馆建筑的传统“厌恶”呢?更甚至能够还原人类殡葬建筑本身应有的尊严。   人类历史上宏伟的殡葬建筑,体现着先人们对彼岸世界坚定的神圣信仰。它们是崇拜的符号,是思索的延伸,它们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向人诠释着“城市圣地”的深刻内涵。可是时过境迁,当人类的文明走过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时,当代殡仪馆作为当代殡葬建筑的重要组成,却没能继承远古殡葬陵墓的“神圣”属性,长期处于被社会忽视的尴尬之中,成为了人们必须面对却又不愿面对的“特殊事物”,被排除在人们的日常视线之外。但躲避并不是解决之道,人总有故去的一刻,死亡总需面对,亲人的躯体在没有信仰的空间中火化消逝是对亲人的敷衍,更是对生命的亵渎。所以建筑师有责任还给人们一座“城市圣地”。   一切源于文化,对殡仪馆建筑设计本身的研究也是如此。论文通过对人类殡葬文化起源和中西方殡葬文化的差异的研究,试图总结出一些对未来殡葬文化发展方向的判断,并结合我国殡仪馆现状调研,对当代殡仪馆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定深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借鉴国外优秀殡仪馆建筑设计案例和其他相关有价值的殡葬建筑研究,沿着传统文化的延伸,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以及自然元素的运用这三大轴线,展开对未来殡仪馆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的探讨。   最后,论文通过现代手机技术所带来的数码祭奠方式来重新定位未来殡仪馆建筑的设计形象,并对纪念死亡方式进行时代性的解读。这种从纪念功能上的(而不单单只是建筑形式语言上的)时代技术与时代观念的引进,将有可能改变殡仪馆建筑的在人们心中被厌恶的默认地位。最终从意识上、制度上、习俗上、特别是时代性上完善未来殡仪馆建筑“城市圣地”这一默认价值的实现,为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创造一个语义上以及视觉上的“精神港湾”。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全球重大破坏性地震频发,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房屋和建筑物损毁,大量灾民无家可归。而在不可预知的灾害面前,抗震救灾是重建社会秩序,稳定民心,重塑生活信心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兴起,国际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地区价值提升的迫切要求,是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的三大背景因素。城市
北京的现代城市住宅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北京的城市住宅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住宅设计从开始的蹒跚学步到今日的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对加快城镇化进程
在城市建设浪潮中,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其中新旧并存是主要矛盾,也是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以哲学的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如何通过新与旧的交汇碰撞、
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是小城镇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城乡规划中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北京的经济迅速发展,大大加
客家是汉民族的分支民系,具备显著的迁徙特征。深圳客家文化是传统客家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产物,产生于客家第四次大迁徙之中,并与作为文化载体的深圳客家建筑一同体现出强
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们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国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的发展还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的层面上对于绿色节能进行一定的
城市的交通形态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表现。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形态的协调,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边界不断延伸,城市中人口也迅速膨胀,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然而我国很多城市殡仪馆建筑的都是在上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