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力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末期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阿霉素因其很好的抗肿瘤疗效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严重的心肌损害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外科手术中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亦是很常见,而经典的缺血预处理早已被证明显现出很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将观察吗啡预处理阿霉素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体重220-250g,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一次,计六周,累积剂量达12mg/kg,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末次注射2周后,麻醉大鼠后用0.05%I型胶原酶分离原代心肌细胞,正常培养48h后,随机将心肌细胞分组:正常对照组(CON),缺氧预处理组(HPC),不同剂量吗啡(0.03,0.1,0.3,1,3μmol/L)预处理组(MPC),除CON外均给予缺氧-再给氧处理。分别检测缺氧前后和再给氧前后及预处理后培养液中LDH水平和CK的活性,采用MTT检测各组相应处理后的心肌细胞活力。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又将心肌细胞细分组:正常对照组(CON),缺氧预处理组(HPC),吗啡(1μmol/L)预处理组(MPC),纳洛酮组(Nal),钠曲吲哚组(Nat),缺氧预处理+纳洛酮组(HPC+Nal),吗啡预处理+纳洛酮组(MPC+Nal),缺氧预处理+钠曲吲哚组(HPC+Nat),吗啡预处理+钠曲吲哚组(MPC+Nat)。两种阻断剂分别在预处理前10min分别加入非选择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10μmol/L)和δ-阿片受体阻断剂钠曲吲哚(1μmol/L),分别检测缺氧前后和再给氧前后培养液中LDH水平和CK的活性,采用胎盘蓝染色和MTT检测处理后的各组心肌细胞活力,Hoechst33234染色检测凋亡率。结果与CON组相比,H/R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增加,而LDH和CK活性明显升高(P<0.05)。HPC较H/R组未见明显改善,而MPC组呈剂量依赖性改善细胞H/R后的损伤,且1μmol/L可能为最佳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47.4%,降低LDH释放38.1%。纳洛酮可完全阻断MPC的心肌保护作用,而钠曲吲哚部分阻断该作用。结论缺氧预处理对对阿霉素所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无保护作用,吗啡预处理有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阿片受体介导的,主要为δ-阿片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