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煤炭开发过程中高强度的生态扰动效应会带来地表损毁、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本身极其脆弱,却是国家重点建设煤炭基地的集中地。煤炭开发具有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开发过程中高强度的生态扰动效应会带来地表损毁、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本身极其脆弱,却是国家重点建设煤炭基地的集中地。煤炭开发具有空间扩散及累积效应,在研究其生态影响时不应局限于矿区内部,还应考虑它的间接影响范围。本文针对干旱荒漠矿区,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研究不同尺度矿区范围内以植被为代表的环境要素对矿区开采扰动的时空效应,分析植被受采矿活动扰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利用缓冲区和频率比的原理,分析不同距离缓冲区内各植被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界定矿区开采扰动的生态影响范围。结果表明:(1)总矿区2008-2017年植被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植被状况整体变好;但标准差逐渐变高,区域内植被空间异质性增强。(2)总矿区植被覆盖度情况局部差异明显,南部地区植被状况明显变好,中部地区植被退化最为严重,北部区域植被整体情况有所改善,两极化明显。(3)对于中等尺度典型井田羊场湾,井田以及周边缓冲区2015-2019年的植被状况整体是变好的,但是缓冲区相对井田内部的植被状况却是逐年相对变差的,而且采矿活动对周边区域植被扰动具有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扩展效应。从K值来看,随着距离的增加,缓冲区植被状况相对于井田内部植被状况逐渐变好,在300m距离缓冲区时植被状况好于井田内部,距离矿区越近缓冲区植被状况相对越差。不同距离缓冲区的K值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00m范围内呈显著相关,150m距离缓冲区无明显相关性,羊场湾井田的矿区开采扰动敏感范围在100m-150m区间范围。(4)矿区在8km以内缓冲区的裸地和劣等植被的频率比呈现明显增加,优等植被频率比增加,8km之外的各缓冲区中裸地和劣等植被频率比增加逐渐降低到为负,其他等级植被覆盖度无明显变化规律;参照区缓冲区10km范围内整体与矿区各等级植被覆盖度在不同缓冲区内的频率比变化特征相反,在10km外无明显规律。矿区外围各缓冲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频率比在7-8km及以外没有相关性,在7km内呈现显著相关性,判断矿区开采植被扰动影响范围为7-8km,参照区外围各缓冲区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频率比在2.5km及以内呈现显著相关性,低于矿区范围,说明宁东矿区与自然区域相比采矿活动对周围植被生长状况是有影响的,敏感范围可达到7-8km。
其他文献
丝状真菌对蛋白质表达和修饰具有其他微生物不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酶的生产当中。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高通量测序的发展,关于丝状真菌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单一的菌种不能满足于各种不同工业酶生产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丝状真菌已经加入到表达宿主菌的行列中。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um)是一种腐生真菌,它的分布范围很广,能够在45°C50°C范围内正常生长
当前国内外人脸识别技术是属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中的热门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与研究,并在安全防护、智能视频监控、身份识别认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豆分离蛋白在经过酶解处理后,肽链的大量断裂使肽链末端暴露出大量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使得水解液中产生苦味,亮氨酸氨肽酶可水解多肽N端的疏水氨基酸,减少疏水性多肽的含量,
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对于矿山等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关键性意义。随着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监测技术也进入了新时代,特别是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简称地基SAR)监测技术的出现。地基S
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是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引发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是一种最有效
相较于整数阶微分算子,分数阶微分算子具有非局部性,能很好地反映非局部及历史效应对系统的影响,更适合描述具有记忆性和遗传性的现象。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
秦统治者重视法家思想,以法律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因此本文以出土秦代法律文献作为主要依据,结合传世文献中法家学说中的相关思想,对秦代法律思想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展开探讨。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状况等,第一章至第四章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分别从父子、夫妻、主奴伦理观念展开分析,第四章则对秦王朝以法律规范家庭伦理的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因其开采方式简单且安全、易于实现机械化,被广泛的用于各个地下矿山。覆盖层下放矿是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贫化大的主要原因,而覆盖层岩石颗粒的粒径和
粉煤灰(fly ash,FA)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源之一。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实现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固废资源化应用领域的热门研究。由于粉煤灰的化学组分和物理
随着对电化学能源储存/转换设备的需求迅速增长,超级电容器因充/放电速度快,无记忆效应,大电流放电能力超强及功率密度高等诸多优点,而在各种储能器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