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含三个试验,研究了扁藻和小球藻在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人工育苗过程中对水质及其成活率的影响、不同饵料和饲喂搭配方式对锯缘青蟹前期幼体成活率的影响、几种附着基对锯缘青蟹后期幼体成活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和探求能提高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和培育方法。
试验一:扁藻和小球藻在锯缘青蟹人工育苗过程中对水质及成活率的影响作用。通过人工引入扁藻和小球藻于锯缘青蟹幼体育苗环境中,定期测定水体中主要的水质因子和幼体成活数量,研究微藻生态调控对育苗水环境及幼体成活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在青蟹幼体培育过程中引入扁藻和小球藻组以及混合组,分别设置为实验1、2和3组,第4组为对照组,培育过程中不引入任何藻类。每组放养一期溞状幼体1万尾,保持各组通气量、温度、盐度、投饵种类、投饵量及投饵次数等实验条件一致,培育过程中适当追加两种微藻所需营养盐并及时补充实验组藻液,以此保持微藻在实验组培育水体的浓度。每4天测定一次水体主要水化因子和幼体成活数量。实验过程中,实验1、2、3组在水质调控中均收到良好效果,实验结束时DO值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3%,15.6%和23.0%;pH值实验组均有上升,说明接入微藻后对养殖水环境的溶解氧及pH值提高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实验1,2,3组的氨氮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分别降低29.6%,31.5%和43.3%;亚硝基氮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9.8%,26.9%和32.7%。结果表明,稳定的微藻种群可吸收和利用水体有机质及排泄物,降低育苗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基氮含量。此外,实验结束时,青蟹幼体发育至一期幼蟹。实验l,2,3组均得到较高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5倍、4.2倍和4.9倍。
试验二:不同饵料和饲喂方式对锯缘青蟹前期幼体成活率的影响。采用单胞藻类、轮虫和卤虫、人工配合饵料分别以单一型和混合型饲喂方式对锯缘青蟹前期幼体进行喂养,根据其发育变态和存活率情况比较各种饵料的饲喂效果。至实验结束止,幼体存活率最高的是试验4组(混合饵料组),达到了71.2%:其次是试验2组(轮虫组),存活率为38.8%;试验1组(藻类组)尽管少数幼体在第3天转为Z2,但实验至第5天后全部死亡;试验3组(人工饵料组)在实验至第3天幼体全部死亡,幼体不能变态至Z2。试验2组(轮虫组)与试验4组(混合饵料组)在前6天都有着较接近的存活率,并且大部分幼体都在第3天和第6天实现了Z1向Z2,Z2向Z3的变态,但进入Z3期后,试验2组(轮虫组)的幼体存活率发生了急剧的下降,随后Z3转Z4的变态相当低。结果表明:单以藻类或人工配合饵料的饲喂方式未能使青蟹前期幼体顺利发育变态,存活率甚低;单以轮虫作为饵料的饲喂方式在Z3期成活率偏低;混合型饵料的饲喂方式效果最好,幼体存活率达到71.2%。可见,锯缘青蟹前期幼体的饵料成份反应十分敏感,营养成份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其发育变态及存活率。
试验三:几种附着基对锯缘青蟹后期幼体成活率的影响。试验以网片、扇贝笼、牡蛎壳、人造草皮作为大眼幼体(M)及幼蟹阶段的附着基,观察其附着和存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大眼幼体或是幼蟹阶段,网片的附着效果都为最好,因其网孔适中,整体轻型,具有更大的接触面,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附着基;而扇贝笼更适合于幼蟹期投放,因其更容易保持固有的形状和较大的空隙,便于幼蟹的栖息运动;而牡蛎壳质地坚硬,重量较大,附着效果一般;人造草皮虽轻便柔软,但其塑料质地,较为光滑,幼体不易附着,因而效果不尽理想。
在小水体实验得到良好效果之后,将这几项人工调控技术应用到锯缘青蟹的工厂化人工育苗生产中,观察其水质情况、幼体活动情况以及幼体成活率。结果表明,人工引入扁藻和小球藻到青蟹育苗水体的微藻调控手段、在青蟹幼体前期以动植物混合饵料多种搭配的饲喂方式、在青蟹幼体后期投入网片或扇贝笼的养殖方式均能有效提高锯缘青蟹幼体成活率,继而取得了较高生产效益。因此,这几项育苗调控技术是锯缘青蟹育苗技术的重要技术措施,今后将会在甲壳类动物人工养殖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