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补脾益肺通便方对气虚型便秘大鼠模型的一般情况,24h排便粒数,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结肠P物质含量的影响,来验证该方药的疗效。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本方治疗气虚型便秘积累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96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分别为空白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高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低剂量组(E组)、莫沙必利组(F组)。空白组不造模,其余五组均进行造模,方法为: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并配合饥饱饮食加疲劳法。造模结束进行评测,若造模成功,分别进行药物治疗:A、B组灌胃生理盐水,C组灌胃高浓度的中药液,D组灌胃中浓度的中药液,E组灌胃低浓度的中药液,F组灌胃莫沙必利药液。治疗2周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24h排便粒数,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检测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含量。结果:(1)在大鼠的一般情况方面,空白组大鼠活泼机灵好动,毛发光亮。模型对照组大鼠有喜静少动,精神萎靡,毛发枯槁等气虚表现。高剂量组的一般情况,接近空白组,效果最优。中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一般情况大致相当,之间无明显差异,效果居中。低剂量组优于模型对照组,疗效最次。(2)在大鼠的24h排便粒数方面,治疗后各组大鼠排便粒数均有增加,由高到低排列为空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方面,治疗后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除时间均能够缩短,由低到高排列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含量方面,治疗后各组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含量存在差异,由高到低排列为:空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肺通便方能改善气虚症状、促进排便、缩短排便时间,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并能影响结肠组织P物质的含量,使其含量增高,从而有效治疗气虚型便秘,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结肠P物质相关,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