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又称罗汉竹,中小型混生竹类。是国家三级保护的两个珍稀濒危竹种之一。筇竹为西南地区所特有,仅分布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昭通市的11个县(区)和四川省雷波、叙永、马边等县的中小型混生竹种。   本文以筇竹主要分布区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为研究区域,以竹类种群无性系生态学、竹林培育学等为指导,针对筇竹林,通过大量调查,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的竹林结构和竹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不同群落类型竹林的分株密度、分株高度、分株胸径等种群表现结构内容,竹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物种多样性内容,探讨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影响,竹林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关系,以完善竹林结构与竹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结论如下:   1.不同类型筇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1)三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以乔木-筇竹群落物种总种数为最多。乔木-筇竹群落(178种)>灌木-筇竹群落(174种)>筇竹-草本群落(149种);   (2)三种筇竹群落类型中各层次物种丰富度的顺序依次为:乔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乔>灌>草,灌木-筇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灌>草>乔,筇竹-草本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灌>草>乔,与灌木-筇竹群落基本相似。   (3)三种筇竹群落类型中乔木-筇竹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Shannon-Wiener(H)指数最高,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H)指数最小。   2.不同筇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的等级划分。   (1)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s指数是对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进行分级的重要指标。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四个多样性指数中,以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s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   (2)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s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划分筇竹群落生物多样性等级。共分三级,当H指数介于1.3243-2.3382,Jsw指数介于0.2180-0.4078,级别为Ⅰ级,说明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较均匀;当H指数介于2.4265-3.4812,Jsw指数介于0.3652-0.5760,级别为Ⅱ级,说明物种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较均匀;当H指数介于3.8943-4.8610,Jsw指数介于0.6664-0.8836,级别为Ⅲ级,说明物种种类丰富,个体分布均匀。   3.不同多样性等级的筇竹无性系种群数量统计。   (1)生物多样性降低,筇竹无性系种群稳定性下降。Ⅰ级生物多样性的群落由于采笋强度大,4、5年的分株数量占总株数的47.9%,筇竹无性系年龄结构属于轻度退化种群;Ⅱ级生物多样性的筇竹无性系年龄结构属于增长种群,1、2、3年生的分株占总株数的71%,Ⅲ级生物多样性的群落人为干扰强度相对较小,筇竹无性系年龄结构属于稳定种群,2、3年生的分株占总株数的57.6%,有利于无性系种群的克隆生长。   (2)不同生物多样性等级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反映出不同的曲线型。Ⅰ级生物多样性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为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Ⅱ级生物多样性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为对角线,各年龄死亡率相等;Ⅲ级生物多样性的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存曲线为凹型,说明分株在幼年期死亡率很高。   4.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筇竹无性系种群表现结构的影响。   (1)随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的增加,筇竹无性系分株的平均高度与胸径随之增大,分株数目减少。   (2)灌木层盖度、分株高度和枝下高、分株年龄是影响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对筇竹无性系种群生长影响的大小为:灌木层盖度>分株高度和枝下高>分株年龄。   5.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筇竹无性系分株地上部分形态可塑性影响。   分枝角度与枝下高随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大。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下,因隔离者长度较长,而使分株密度下降,筇竹无性系分株具有较长的枝下高与分枝角度。
其他文献
水电是一种廉价、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渐加剧,合理地利用水
  矿井涌水量的预测不仅影响矿井的技术经济评价,而且是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部门选择采掘方案、确定排水设备和制定相配套的防治水工程设计、防水安全技术措施的主
  在论述董家河煤矿水文地质、煤层赋存条件的基础上,回顾了董家河煤矿带压开采的历史,总结了带压开采底板注浆加固方法、技术路线,分析了注浆加固材料的适宜性,制定了注浆工艺
  查明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灾害的隐蔽致灾因素,特别是老窑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富水区、不明地质体在地应力下形成的灾害地质体等致灾因素。采用相应的探查技术,能够很
  煤矿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炭的安全开采,还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和谐稳定。尽管近年来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依然频发
  本安型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核心是基于精细勘探的地质预测预报系统,即以精细化地质预测为先导,结合高分辨率三维地震等综合精细勘探技术,不断提高地质条件勘查精度,依托先进的
水电能源作为一种高效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水电开发程度的逐渐提高,大规模水库群不断建成及投入使用,逐渐形成了流域、跨流域、
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在分析险兆事件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险兆事件与事故之间的关系,指出险兆事件也是一种"事故",它与事故的致因因素是相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带来的后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至少有13种,即断层、节理、褶皱、陷落柱、顶板垮落、底板承压水、岩爆(冲击地压)、瓦斯、煤层自燃及发火、老空水、采空区有害气体、封闭不良钻孔和采动离
随着石油能源日益耗竭,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开始研究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是利用玉米作为原材料生产燃料乙醇。由于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量用来生产乙醇将会造成潜在的粮食危机,因而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对于我国现状来说将成为一项迫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任务。利用甘蔗生成燃料乙醇可以充分弥补利用粮食作为原材料的不足,巴西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