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婺州窑位于今浙江金华、衢州一带,是婺州地区的本土瓷窑。婺州窑的烧造历史十分悠久,自东汉创烧以来一直延续至元代,窑址数量众多、瓷器品类丰富。然而,学界对婺州窑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单个瓷窑的考古发掘及讨论,鲜少对婺州窑进行系统性地梳理。有鉴于此,本文汇总了金华、衢州以及江西部分地区已发表的婺州窑窑址及墓葬材料,运用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等方法对婺州窑的考古发现、婺州瓷的典型特征、婺州窑的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性讨论。绪论部分对婺州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婺州窑的年代范围进行了探讨。婺州窑主要分布于金华、衢州两地,位于金衢盆地之中。金衢盆地多丘陵,河流纵横,土壤为红色粉砂岩,这是婺州瓷瓷土的重要来源。婺州窑瓷器从东汉发展至元代,时间跨度长,器物发展序列完整。论文第一章对婺州窑瓷器的研究史进行了回顾,按照考古发掘及研究的时代性,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这一阶段没有婺州窑的考古材料,学界对婺州窑的关注仅停留在零星的文献记载上,陈万里先生率先对婺州窑开展实地调查并形成调查记录。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时期婺州窑的考古材料增多,学界对婺州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这一时期婺州窑的发掘材料不断增加,学界对婺州窑的认识不断深入,出现了研究婺州窑的综合性论著,此外,对化妆土、乳浊釉瓷等专题性问题的探讨也逐步展开。第四阶段是二十世纪以来,这一时期对婺州窑的考古发掘仍在继续,在浙江省以外发现了婺州窑系瓷窑,民间的婺州窑研究力量十分强大,学者对婺州窑的研究集中于对其艺术性与烧造工艺的探讨。论文第二章探讨了婺州窑的考古发现,主要分为窑址与墓葬两部分。根据窑址的分布位置及各县市的地理特征,将婺州窑的分布划分成五大区域,即:金华、兰溪地区;东阳、义乌地区;武义、永康地区;衢州地区(含江山市、龙游县);江西玉山地区。金华、兰溪区有铁店窑、香溪窑、嵩山窑等;义乌、东阳区有歌山窑、象塘山窑等;武义、永康区有管湖窑、陈大塘坑窑、水碓周五代北宋窑、高塔山窑等;衢州区有白羊垅窑、方坦窑等;江西玉山区有玉山渎口窑。金华市婺城区、兰溪市、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武义县,衢州市及衢州市辖的江山市、龙游县都发现了出土婺州窑瓷器的墓葬,年代上起东汉,下至元代,几乎涵盖了全部的婺州窑生产时期。论文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婺州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具体分为婺州窑瓷器的造型特征、婺州窑瓷器的纹饰、婺州窑的窑业技术等三方面。瓷器造型方面,按照器物的用途,将婺州窑瓷器分为生活用具、文房用具、明器等三类,并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婺州窑常见器形在不断改变,东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明器较多,唐代的日常生活用具较多。婺州窑瓷器的纹饰有席纹、弦纹、波浪纹、三角纹等几何纹,也有莲花纹、牡丹纹、缠枝纹、菊花纹等植物纹。婺州窑瓷器烧造工艺发达,常见的窑炉有龙窑、馒头窑,窑具有支烧用具、匣钵等。论文第四章主要讨论婺州窑研究领域中的三个热点问题,分别是:婺州窑系乳浊釉瓷与新安沉船类钧釉瓷的关系,探讨了婺州窑系乳浊釉瓷是否由婺州地区独立发展而来,新安沉船类钧釉瓷是否来自于婺州地区,婺州窑瓷器的外销方式等问题;婺州窑化妆土研究,主要探讨婺州窑瓷器使用化妆土的原因,化妆土的成分,使用化妆土的利与弊等问题;婺州窑瓷器中的褐色瓷与褐斑装饰研究,主要讨论了婺州窑褐色瓷、褐斑装饰瓷的发展历程。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婺州窑的考古发现、婺州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婺州窑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从而对婺州窑及婺窑瓷形成更为综合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