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中考即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财政部、人事部、建设部共同拟订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于1990年3月12日发布施行,其中第二章第九条明文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它的实施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依据2007年国务院下达的7号文件表明,我国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国体局等部门下达了多项文件,即“冬季长跑”、“阳光体育”、“每天运动一小时”,以及“校园足球”“阳光排舞进校园”等活动。据2010年国家体质检测数据来看,我国14—16岁中学生的体质呈现下滑趋势,尤其耐力、速度、灵敏下降幅度较大。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实行体育中考政策,但是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甘肃省兰州市而言,地处于西北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其他省份较落后,实施体育中考政策仅有短短5年,这种现象与大西北的经济、地域、人文等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乡镇边远地区最为显著。市区对体育中考的认可度较好,认为体育中考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对青少年自身健康的发展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直至2016年将体育中考成绩加入初中毕业升学总成绩后,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对“体育中考”的关注程度,改变了家长一味只重视孩子学业成绩,学校只顾如何提高升学率的窘迫局面。论文搜集大量有关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采用分区抽样的方法对兰州市四区进行抽样调查,全面了解兰州市体育中考排球选项的情况,分析学生、家长、学校对体育中考中排球选项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教师学习训练排球的过程。并准确找出排球选项在兰州市体育中考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排球运动在兰州市中学体育以及体育中考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通过对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参加兰州市体育中考排球选项考试的考生,男女比例悬殊、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排球年限较短。2.兰州市体育中考排球选项考生参与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希望在体育考试中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相对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养成正确的体育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体育原有的作用与意义。3.由于排球运动项目属于隔网对抗项目,缺乏同场竞技项目的刺激,加之硬件设施与师资的不足等,导致很多中学男生避选参与此运动项目,恰恰女生怕同场竞技项目损伤,故选择排球运动项目的女生多于男生。4.兰州市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中考的实施非常有必要,有必要的各占61.26%、35.14%;仅有2.7%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设置体育中考,认可度很高。5.兰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在排球教学中多采用自垫、对墙与两人对垫练习与中考考试形式类似,对墙垫球增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6.兰州市排球选项考生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其中大专占29.8%、本科占39.6%,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与高中的仅占1.8%、24.8%,具有研究生文化程度的有8人占2.5%,其他占1.5%。7.兰州市体育中考组织流程较严密,准备、热身、考试环节全面,但是热身时间较少,场地不足。8.兰州市体育中考排球选项考试中,排球垫球高度仅靠人为视力判断缺乏电子科学仪器的运用,排球选项考试现场管理较为合理,测试现场比较有序。针对以上结论,提出相应建议:1.以政策为主线,加强校家沟通,明确青少年健康不可忽视。2.完善体育中考排球选项考试制度,促进兰州市排球运动发展。3.加强体育中考排球选项考试现场管理,确保体育中考顺利实施。4.挖掘学校排球资源,实现最大化运用,发挥最大化效果。5.合理补充排球师资,满足教学需求,强化教学质量。6.投入排球选项考试科学电子仪器运用,确保考生成绩真实客观有效。7.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校园排球俱乐部,丰富校园排球文化。8.积极开展校园排球趣味性活动,培养中学生排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