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资本结构是公司金融领域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尽管基于国外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下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已经提供了众多国外公司是如何选择其资本结构的经验证据,但是对于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这种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与西方国家制度背景相差较多的新兴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下,已有的研究结论和普遍的经验证据是否依然成立,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给出经验证据,这是本文第一个希望回答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相比,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一些新兴国家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和走势来看,整体的制度环境虽然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中国资本市场中一直拥有大量国有上市公司。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中非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2005年中小企业板和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更是进一步推动了非国有企业的上市进程。那么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其资本结构选择是否会有所不同,这是本文第二个希望去关注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样本的经验研究结果、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和融资体系来观察不同产权性质公司的内部的约束机制是否够一致,这也是本文将中国上市公司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分类的原因。本文并未关注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方面的创新研究,而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的实证研究上,以此来实证检验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适用性,并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对中国上市公司和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些个人判断和观点。从回归结果来看,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与影响国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用公司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和融资啄序理论来进行解释。本文中对股权结构指标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因为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与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来说,这一指标的参数估计结果相差较多。所以本文认为基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背景,无论在资金来源渠道方面,还是在不同产权性质决定的代理问题本身方面,对于这两类上市公司的参数估计结果来说都可能是不同的。至少本文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是由于目前整体资本市场的弱市场环境和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股权越集中的国有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较低的负债水平。并且本文猜测这一较低的负债比率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典型的国资委(国家或者地方国资委)—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控制链模式,也就是说虽然国有上市公司同样面临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一样的财务困境约束,但由于其实际控制人(国资委或集团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的行为偏好及在不同代理问题的差异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有上市公司选择较低负债比率的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