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主体性缺失问题研究 ——以T省D极贫镇为例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扶贫具有项目实施门槛低、环境污染小、贫困人口参与性广等优势而成为贫困地区政府力推的开发式扶贫手段。我国近30年的乡村旅游扶贫实践带动了大量贫困人口脱贫,但随着贫困人口数量的不断减少及致贫原因更加多元复杂,乡村旅游扶贫过去成片脱贫带动的优势不断弱化,而一些不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贫困地区仍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造成了扶贫资源浪费与扶贫成效式微问题。由于旅游资源富集地与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场域具有重叠性特征,决定了乡村旅游扶贫这一产业扶贫手段在绝对贫困消除、相对贫困减缓及乡村振兴助推方面的重要地位,故该领域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延续性价值。本文从主体性缺失视角,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基层政府、市场、社区、贫困群体等核心要素行动逻辑对扶贫成效的影响。将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主体性缺失界定为: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由于各核心行动者各自的行动逻辑、利益导向与扶贫实践或目标冲突,加之扶贫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未能依据自身角色有效地发挥相应的价值与功能,在扶贫推进或参与中弱化甚至丧失其应有的自为性与选择性现象。权力缺失或配置失衡、不同的利益导向及各行动者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是造成乡村旅游扶贫中主体性缺失的核心原因,故权力、利益及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本选题的重要解释项。结合研究主题与内容,本文以社会学增权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及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我国某贫困大省中极具极贫性、民族性、边缘性特征且近年来乡村旅游扶贫由“社区主导缓慢自发”向“政府主导快速推进”转型中的D极贫镇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结合其乡村旅游扶贫的演变特征,对乡村旅游扶贫主体性缺失的具体表现形式、对扶贫成效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主体性缺失背后的生成逻辑进行剖析。基层政府作为乡村旅游扶贫中的核心主体,肩负着扶贫项目申报、建设监督管理、贫困群体识别与帮扶等具体工作,故呈现出“主体强烈在场”的特征。然而,处于官僚末梢的乡镇一级基层政府由于官僚制的压力型体制、脱贫攻坚的负向激励与超强问责、乡镇政权运行的“不出事”逻辑、理性经济人的政绩追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在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存在着扶贫目标主动异化、扶贫政策被动执行、扶贫资源配置错位、旅游项目益贫性保障不足等“主体性缺失”现象。乡镇一级基层政府这种“主体强烈在场但主体性缺失”的现象与我国脱贫攻坚背景下贫困集中式治理对官员严厉考核的科层逻辑及理性经济人驱动下官员集中扶贫资源“造点”以获取升迁机会的自利性政治目标追求紧密相关,造成了扶贫资源浪费与低扶贫效益。市场逻辑是产业扶贫应遵循的运行逻辑,但乡村旅游扶贫实践中政府主导的项目实质上更多是一种行政行为,导致产业主体与地方政府主体间地位的不平等及互动不足。传统产业扶贫制度的刚性制约造成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运营中科层逻辑对市场逻辑的挤压,呈现出“市场主体缺失”与“市场主体性缺失”共存的现象。“市场主体缺失”体现在没有足够的市场体量支撑旅游扶贫项目的基本生存与盈利,“市场主体性缺失”则体现在市场未能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供需调节方面应有的作用。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用不足,各市场要素主动参与产业扶贫的应然性被政府主导下被动参与的实然性所替代,出现旅游项目重复性建设带来的生存艰难甚至“空壳化”现象,既不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也无法实现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减贫功能。社区参与旅游本质上是社区居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共同利益的过程,社区参与旅游的范围与程度决定着社区的受益与脱贫。贫困地区传统村落因乡村旅游开发向旅游社区转变过程中,由于土地等旅游资源产权的模糊性、村庄自组织弱化、村落社会原子化、社会力量增权缺失等因素,社区作为旅游资源的提供方却因弱势地位无法与拥有强大资本的投资方进行抗衡博弈,呈现出旅游参与的被动性、权利争取的无助性、利益分配的边缘性特征。旅游社区往往因议价地位的缺失而被动接受征用资产的隐性损失,失地农民尤其是贫困人口生计脆弱性大大增加,社区被动承担旅游开发带来物价上扬、环境污染、生活空间被挤压等诸多负外部性。乡村旅游扶贫中社区主体性缺失最典型的是“旅游飞地”的出现,即社区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却不能从中受益脱贫。贫困群体既是乡村旅游扶贫对象也是扶贫主体,各国的反贫困研究历程都经历了从强调市场、政府、社会等外部主体的干预发展到逐渐关注贫困人口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我国过去的扶贫工作存在着只将贫困群体视作扶贫对象未将其视为扶贫主体的问题,导致贫困群体内生动力激发的忽略,进而滋长了其“等靠要”的思想与行为,使部分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长期处于缺失状况。乡村旅游扶贫中,贫困群体精神动力不足,社会、经济、人力资本匮乏及脱贫攻坚背景下政府“父爱式”扶贫责任过度等因素造成了贫困群体的主体性缺失,出现其“精神的主动缺失”或“参与的被动缺席”现象,不能抓住乡村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各种就业、创收、资产增值等机会实现脱贫。结合具体的实地调研与学术思考,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除了贫困群体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现象外,还存在着基层政府、市场、社区等多维主体性缺失现象。(2)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的多维主体性缺失及其相互间的负向影响,造成了扶贫资源的浪费和扶贫成效式微问题。(3)科层逻辑的制约、市场逻辑的背离、旅游社区对话地位缺席、贫困群体参与能力不足及各行动者不同的利益追求与乡村旅游扶贫实践的冲突是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主体性缺失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4)无论是脱贫攻坚背景下绝对贫困的消除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相对贫困的缓解,都需要全面协同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场域中各核心行动者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主张,它既关系到我国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之后的法治发展战略问题,更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具体道路以及相关的法治保障问题。法治与现代化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
期刊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目前杂交水稻年推广面积在8.0×10~7hm~2以上,而雄性不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RMS2是一个水稻普通隐性核雄性育性控制基因,编码GDSL脂肪酶。本研究以籼稻品种(Indica cultivar)‘93-11’为材料,并使用在线网站PLACE、Plant CARE分析了RMS2基因上游前2 000 bp启动子的顺式元件。结果显示该启动子区含30种类型的
民族歌剧《同心结》以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事迹为原型创作而成,历经1981年的首度创演版到2020年的复排版再到2022年文华奖参演剧目,在歌剧主题呈现、人物形象塑造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本文着眼于歌剧剧诗创作,分析剧诗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叙事的促进作用。
目的:采用UPLC-MS技术对火炭母及硬毛火炭母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比较,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鉴定不同基原火炭母的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应用UPLC-MS技术对火炭母及硬毛火炭母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得到差异性代谢产物,并进行PCA分析、聚类热图分析、OPLS-DA分析,最后进行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火炭母及硬毛火炭母共鉴定出20类359种次生代谢产物,差
疼痛是一种涉及感觉、运动和认知的复杂体验。传统的疼痛评估方法有主观偏倚性较强的特点,但激发了人们对客观疼痛评估成像技术的兴趣。研究表明,在体时大脑痛觉可被定量评估,其中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技术,因其具有时间分辨率高、成本低、便携等特点,及其可在复杂临床环境中可实时观测疼痛的优势,已被疼痛研究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揭示疼痛在临床环境中的潜在皮质作用机制,以构建优化的实验范式设计为基础,综述了
目的 探索育亨宾对肾移植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F344大鼠(供体)和Lewis大鼠(受体)之间进行原位左肾移植。对照组大鼠行右肾切除,其他组大鼠为肾移植大鼠。肾移植后,将48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肾移植组、0.1 mg/kg育亨宾治疗组(低剂量组)和0.5 mg/kg育亨宾治疗组(高剂量组)。从肾移植后的第1天起,育亨宾治疗组每周2次大鼠腹腔分别注射0.1 m
期刊
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识别或诊断一直是个困难的问题,并且传统的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研究基于399名儿童(187名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和212名正常发展儿童,7~13岁)的数据,构建了一个经遗传算法优化的误差反向传递神经网络模型,用来预测中国儿童是否患有阅读障碍。结果发现,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约为94%,并且各项预测指标均优于基础的误差反向传递神经网络和逻辑回归模型。其中,阅读准确性对预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