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五四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讨论的核心,以其对待命运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力图展现娜拉形象中国化改造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
第一代女作家的出现开辟了五四时期娜拉中国化变形的另一处风景。她们由于自身性别的局限,作品中没有了男性作家指点江山的精英意识。这固然使她们的作品失去了某种深度和内涵,但是换个角度再看,她们的创作却更能够走进女性的内心。她们对娜拉中国化的探索更能够秉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去体味女性由觉醒到反抗的心路历程,且将其进行记录。于是,女性作家以其独有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将其对娜拉的中国化改造与男性作家的同类形象区别开来,从而独树一帜。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娜拉从“安命者”到“造命者”的演变以及这个演变的动态过程。
第一部分,不同的起点:对“安命者”的中国化渗透。本文想在这一部分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中国娜拉们的反抗起点做历史的分析与重现,力图说明与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相较,二者起点的迥异。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知识女性身处的社会及文化背景将其反抗的起点与娜拉做一个比较:娜拉身处北欧已然实现了部分女性解放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中国传统知识女性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惯性中饱受服从、节烈以及虚誉的束缚之苦。这是从女性的行动、道德以及价值目标的全方位的约束。这决定了中国知识女性的反抗绝不可能像娜拉的出走那样一蹴而就,从而说明娜拉中国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
第二部分,合理的过渡:对“怨命者”身份的放大。较之娜拉,中国知识女性的生活更加闭塞,背负的历史负累更要沉重,其反抗自然也就更加艰难。所有一切都说明中国知识女性的意识觉醒与行动反抗绝不可能合为同一步骤。这便与娜拉的反抗有了很大的区别。女性作家从其身处的社会实际出发,将“怨命者”的环节加以放大和补充,实现中国娜拉由“安命”到“造命”的合理过渡。本文的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娜拉“怨命者”阶段,以及这个阶段所包含的两个步骤:由意识觉醒引起的对现存生存模式的精神背离和因畏于反抗前路的艰难所产生的知情激战。
第三部分,多样化的结局:对“造命者”的塑造和补充。由“安命者”的悲剧无意识到“怨命者”的犹疑与彷徨,中国知识女性最终迈出了反抗的一步。这一步是前段路程(“安命者——怨命者——造命者”)的完美句点,由此完成了中国文学对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的细化分解以及各环节的中国化渗透。同时,这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了五四文学对“娜拉走后怎样”这个打开的命题的集中思考和解答。在这一部分里,首先说明了中国娜拉反抗的两个方向——父权和夫权。女性对前者的反抗意在争夺“人”的权利,对后者的反抗意在强调“女性”的身份。这一部分的主体体现了女性作家在其文本中对男性作家提供的“娜拉走后”的各个归宿加以否定,在文学创作上实现了五四文学女性人物形象的多样化,在思想上则体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