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的中国变形记——以五四(1917-1927)女性作家作品为核心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五四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讨论的核心,以其对待命运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力图展现娜拉形象中国化改造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 第一代女作家的出现开辟了五四时期娜拉中国化变形的另一处风景。她们由于自身性别的局限,作品中没有了男性作家指点江山的精英意识。这固然使她们的作品失去了某种深度和内涵,但是换个角度再看,她们的创作却更能够走进女性的内心。她们对娜拉中国化的探索更能够秉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去体味女性由觉醒到反抗的心路历程,且将其进行记录。于是,女性作家以其独有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将其对娜拉的中国化改造与男性作家的同类形象区别开来,从而独树一帜。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娜拉从“安命者”到“造命者”的演变以及这个演变的动态过程。 第一部分,不同的起点:对“安命者”的中国化渗透。本文想在这一部分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中国娜拉们的反抗起点做历史的分析与重现,力图说明与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相较,二者起点的迥异。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知识女性身处的社会及文化背景将其反抗的起点与娜拉做一个比较:娜拉身处北欧已然实现了部分女性解放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中国传统知识女性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惯性中饱受服从、节烈以及虚誉的束缚之苦。这是从女性的行动、道德以及价值目标的全方位的约束。这决定了中国知识女性的反抗绝不可能像娜拉的出走那样一蹴而就,从而说明娜拉中国化必须要有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 第二部分,合理的过渡:对“怨命者”身份的放大。较之娜拉,中国知识女性的生活更加闭塞,背负的历史负累更要沉重,其反抗自然也就更加艰难。所有一切都说明中国知识女性的意识觉醒与行动反抗绝不可能合为同一步骤。这便与娜拉的反抗有了很大的区别。女性作家从其身处的社会实际出发,将“怨命者”的环节加以放大和补充,实现中国娜拉由“安命”到“造命”的合理过渡。本文的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娜拉“怨命者”阶段,以及这个阶段所包含的两个步骤:由意识觉醒引起的对现存生存模式的精神背离和因畏于反抗前路的艰难所产生的知情激战。 第三部分,多样化的结局:对“造命者”的塑造和补充。由“安命者”的悲剧无意识到“怨命者”的犹疑与彷徨,中国知识女性最终迈出了反抗的一步。这一步是前段路程(“安命者——怨命者——造命者”)的完美句点,由此完成了中国文学对易卜生笔下的娜拉的细化分解以及各环节的中国化渗透。同时,这又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了五四文学对“娜拉走后怎样”这个打开的命题的集中思考和解答。在这一部分里,首先说明了中国娜拉反抗的两个方向——父权和夫权。女性对前者的反抗意在争夺“人”的权利,对后者的反抗意在强调“女性”的身份。这一部分的主体体现了女性作家在其文本中对男性作家提供的“娜拉走后”的各个归宿加以否定,在文学创作上实现了五四文学女性人物形象的多样化,在思想上则体现了女性作家独特的思考。
其他文献
基于定常RANS方程,采用Spalart-Allmaras(S-A)湍流模型,数值模拟某跨音速导叶尾缘劈缝射流的定常流动结构,分析尾缘劈缝射流对尾缘激波结构、尾迹流动特性及叶栅气动性能的影
本文以春树为中心,从传播学的角度,结合符号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大众传媒对“80后”文学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口窥视大众传媒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作用方式。
2002年6月11~13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专委会及中小型电机专委会、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电机专委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中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高压开关分会和中国机械工业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心,于2002年4月12~30日,共同组织了高压开关行业和电控配电设备行业的部分成员,共39名代表,参观了在德国举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利益的主动权。然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首先要练好内功:制订、实施好企业标准,并最终将企业标准
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功率单元直接并联技术的1MW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可有效解决大功率逆变器在低功率条件下的效率和电能质量问题。详细论述了基于不平衡功率单元并联的1MW并网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60年代,女性主义与文学思想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上个世纪后半叶最具活力的文学理论之一。但是
为得到无烟煤燃烧中的重金属排放及分布特性,采用3.5 MW燃烧实验台进行中试实验,对无烟煤燃烧过程中的Pb、Cd、Cu、Zn、Ni和Cr等6种重金属的排放及分布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
摄影术自发明之初,人物摄影一直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物摄影被细分为众多类别,其中“领袖人物肖像照”一直备受政治人物的推崇,在诞生了众多经典人像
今年5月,第三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颁奖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这是继首届和第二届华赛在深圳成功举办之后,中国新闻界又一盛事。当华赛以一个国家品牌受到中外摄影家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