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内容,对大学生体质进行测试,探讨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关系。通过间接测热法对常见体力活动项目进行能量消耗测量,构建基于三维加速度的能量消耗预测方程,探索准确、便捷、高效的能量消耗监测方法。研究方法:1、以800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测试对象,依据《标准》内容分别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共九项项目进行测试,同时使用2013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卡片(大学),对大学生个人课余活动与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从上述人群中抽取70人,随机划分为测试组50人(男=25,女=25),验证组20人(男=10,女=10)。受试人员需同步佩戴MetaMax3B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三维加速度传感器仪SWA和polar心率表进行体力活动。测试项目共分为七项,依次为平躺、步行(3.2km/h、4.0km/h、4.8km/h和5.2km/h)、跑步(6.4km/h、7.0km/h、8.1km/h和9.0km/h)、伏案、爬楼梯(100-120步/分钟和全力冲刺)、自行车(10km/h、13km/h、15km/h和20km/h四个速度)、俯卧撑,记录每项活动的三维加速度值等数据。以间接测热(IC)法为标准,以垂直轴记数(ACz)、三轴综合记数(VM)和心率(HR)为自变量建立能耗预测方程。建立3METs为区分点所对应的能量消耗公式。验证组以同样顺序完成7项体力活动,以其测得体力活动的能耗结果对方程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标准》测试结果体现出高校大学生的体质整体表现不佳,除身体形态外,身体机能和素质是导致体质下滑的主要因素。问卷分析来看,体力活动不足、课业压力大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体质下滑的主要原因。其次,体育锻炼环境不好、督促力度不够、运动评估手段的缺失,也是造成体力活动缺乏和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2、不同测试项目,垂直加速度值ACz和综合加速度值VM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测试项目内不同速度,ACz和VM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得知,以性别、个体特征BMI值、心率、ACz和VM的作为自变量,能耗模型具有高拟合度,其R2值高达0.7。3、依据项目构成,本研究基于综合能耗、分类项目能耗和METs构建了10个能量消耗模型。综合能耗模型和走跑类能耗模型可以较好预测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非走跑类和基于METs建立的能耗模型,预测准确度有所下降。综合能耗模型和走跑类能耗模型如下:⑴综合能耗模型:W/min=-9.125288+0.004357*ACz+1.097599*SEX+0.2270181*BMI+0.057226*HRW/min=-12.27049+0.008815*VM+0.953711*SEX+0.2318533*BMI+0.0586115*HR⑵走跑类能耗模型:W/min=-18.78608+0.008212*ACz+2.058352*SEX+0.2000157*BMI+0.0474637*HRW/min=-8.849811+0.014097*VM+2.034297*SEX+0.1546967*BMI+0.0202001*HR研究结论:1、大学生需提高体力活动量,促进体质健康发展。2、基于三维加速度值、BMI、HR、性别为基础构建的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预测方程具有较高准确度,可应用于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