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种荷异种电荷的聚电解质之间存在库仑引力,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让它们通过交替的层层自组装方式形成微胶囊,这种微胶囊具有离子敏感的特性,可以被多种离子所触发,释放内容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关注,可用于人体的靶向给药或者定向组织移植。本文针对混凝土中的氯害和碳酸化这两个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大工程问题,提出了将这种具有离子响应特性的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的聚电解质微胶囊加入到混凝土中,为混凝土建立一个抗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种荷异种电荷的聚电解质之间存在库仑引力,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让它们通过交替的层层自组装方式形成微胶囊,这种微胶囊具有离子敏感的特性,可以被多种离子所触发,释放内容物,在生物医药领域备受关注,可用于人体的靶向给药或者定向组织移植。本文针对混凝土中的氯害和碳酸化这两个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大工程问题,提出了将这种具有离子响应特性的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的聚电解质微胶囊加入到混凝土中,为混凝土建立一个抗有害离子入侵的免疫系统,以实现混凝土的化学自修复。用于生物体的聚电解质微胶囊不能直接包裹芯材,通常在制备时
其他文献
EPS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替代实心粘土砖,满足新规范《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折压比等要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该砌块经验收强度等级达到了MU5~MU20,表观密度在1200kg/m~3-1750kg/m~3之间,导热系数在0.06W/(m·K)~0.202W/(m·K)之间,因此是一种理想的轻质节能墙体材料。为使该产品广泛推广应用,本文对EPS砌块砌体的基本力
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于性能优越、耐久性好、价格低廉,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国内外均发生了钢筋混凝土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而出现过早损坏的情况,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研究,以明确钢筋混凝土劣化机理,并通过设计、施工规范对混凝土劣化予以预防。但是针对高原环境下混凝土劣化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混凝土劣化与施工质量的关联更缺乏研究。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现有理论基础,结合高原施工的实际工程,针对高原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工程中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天然河砂的严重匮乏,人工机制砂不得不大量的用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相比天然河沙来说,机制砂的加入无疑会给混凝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碱-硅酸反应(ASR)作为最普遍的碱骨料反应(AAR)类型已经在全球范围了造成了大量混凝土工程的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国内外有关ASR研究基础上,结合贵广铁路碱骨料抑制试验课题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试验研究
随着混凝土胶凝材中收缩裂缝和延迟钙矾石的致裂影响导致的工程渗漏水问题不断突显,常规修补措施难以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微裂缝。因此,论文以胶凝基材为研究对象,以硅粉、粉煤灰和矿粉作为主要掺和料,采用压汞法和低场核磁共振法对不同龄期下复合胶凝材硬化浆体的孔隙特征进行测试,通过Rietveld全谱拟合定量分析水化产物中钙矾石的含量变化,初步研究了复合胶凝材硬化浆体的孔隙特征与钙矾石含量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对
自密实混凝土(SCC)是依靠其自重作用而无需额外人工或机械振捣,在浇筑施工中具有大流动性、匀质性和抗离析性等优异工作性能,且硬化后具备良好力学和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然而SCC设计中通常胶凝材料含量较大,导致水化热较高、硬化后收缩、徐变较大,且生产混凝土过程产生的CO2排放量较大将加重环境污染。为了实现SCC绿色生态化,本研究基于可压缩堆积模型的颗粒堆积理论,设计出平衡工作及力学性能且符合环境效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总量日益增长。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2006年以来中国每年消费混凝土的总量都相当于全世界总用量的50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不断地产生数以亿吨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的数量己占到城市垃圾的30%~400%,这其中50%~60%为废弃混凝土。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对废弃混凝土回收通过处理制成新混凝土(即再生混凝土)再次使用是一个非常好
在现代工业和建筑业中,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暴露于不利环境时(碳化、氯离子侵蚀、海洋环境等),混凝土中作为骨架的钢筋往往因为有害介质而发生腐蚀,从而使混凝土结构提前结束其使用寿命。近年来兴起的FRP筋虽然不易腐蚀,然而FRP是完全线弹性材料,延性不足,工程应用推广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结合两种材料优势的新型复合材料筋,即以钢筋为内芯,在其外部包裹纤维材料
再生混凝土技术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际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大都处于多轴应力状态,研究混凝土在复杂应力下的力学性能,对于这类结构的合理设计、安全运行和节省建筑材料有着重大意义。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地震、冲击等动态荷载作用,对不同应变速率下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可以为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进行了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变形和耗能能力强的优点,由其建造的高层建筑经济效果好,已成为工程应用中广泛采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但工程上所用的砂基本为天然砂,但天然砂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日益面临枯竭,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砂源来代替。利用岩石资源或工程弃置的废石生产机制砂,可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砂制备混凝土,并可与钢管组合形成钢管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结构。本文制作了54根钢管高强机制砂混凝土试件,采用推出试
混凝土保护层受到的碳化和氯离子侵蚀作用是导致内部钢筋锈蚀,结构整体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O_2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特性和规律对研究预测钢筋起锈时间和结构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今国内外对CO_2和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的研究现状,本论文在轴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部传输性能的变化、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表征硬化水泥浆体碳化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