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蔡圣朝教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针灸取穴及选方用药的特点,以期归纳整理蔡教授治疗此病的学术经验,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与思路。方法: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技术和Gephi软件,建立电子化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分析穴位处方及中药处方,应用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核心处方,基于此挖掘蔡教授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针灸用药特色。结果:1.基本信息:本次研究共整理收集246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病历,其中男性133例,占比54%;女性113例,占比46%。其中40岁以上患者占比94%,50岁以上患者占比63%。共纳入5个证型的患者病历,分别为肝阳上亢证(78例)、气虚血瘀证(73例)、痰瘀阻络证(64例)、风痰上扰证(23例)、阴虚风动证(8例)。2.选穴规律:使用频次前十的穴位有风府、风池、廉泉、舌尖、承浆、涌泉、劳宫、金津玉液、足三里、血海。通过腧穴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发现经常同时出现的穴位有:涌泉与劳宫,哑门与舌尖,风池、风府和舌尖,风池、风府和承浆,风池、风府和金津玉液,风池、风府、承浆和足三里,风池、风府、承浆和中脘等。辨证论治,随证选穴,在证候与穴位关联规则结果中显示:肝阳上亢证(大敦、太冲、三阴交、承浆、舌尖、劳宫、涌泉),痰瘀阻络证(丰隆、金津玉液、中脘、血海、劳宫、舌尖),气虚血瘀证(气海、关元、中脘、血海、足三里、金津玉液)。核心处方穴位组成:风池、风府、承浆、廉泉、舌尖、金津玉液、涌泉、劳宫、三阴交、合谷、太冲、中脘、足三里、血海。3.用药规律:中药四气分布上,用药以温性、平性、微寒为主。中药五味属性上,辛、苦、甘、咸这4类运用最为广泛。中药归经部分,归属脏经者多,归属腑经者少,并且发现归属肺经、肝经、心经、脾经此4类最多。中药功效方面,频次位于前10的中药功效分别是化湿开胃药、开窍豁痰药、醒神益智、清热解毒、祛痰、安神益智、交通心肾、清热消肿、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发现常用药对有牡蛎—龙骨、白芍—龙骨、白芍—郁金、枸杞子—龟板、龙骨—枸杞子、龟板—益智仁、枸杞子—益智仁、半夏—陈皮、胆南星—姜竹茹、半夏—胆南星。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法,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组成:石菖蒲、远志、姜竹茹、冰片、胆南星、陈皮、半夏、甘草、益智仁、枸杞子、白芍、麦冬、地龙、全蝎。发现核心处方与蔡教授临床上自拟的开窍解语汤基本一致。通过点互式信息的分析,分别得到5个证型中排名前7中药,随证加减。研究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发现:蔡圣朝教授认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以痰浊阻络、气滞血瘀为标,肾精不足为本;注重辨证求因,审因施治,以补肾祛痰化瘀为大法,开窍解语汤为核心经验处方,随证加减中药,擅用药对,喜用搜剔钻透祛邪虫类药增强疗效;针灸治疗注重开窍醒神,调补脾肾,近处取穴多位于头部、舌体附近;远处辨证、辨经取穴,重用任督二脉与足少阴肾经,喜用经外奇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