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发展至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唐代诗歌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文学形式,作品题材和风格多样化,作者身份多元化,反应了唐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时代的精神。唐诗中与渔钓有关的诗词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 渔钓诗词,即以渔钓为创作题材以诗歌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渔钓,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的渔猎,最初的时候,渔猎是先民们获取食物的一种方式(生产方式),后来慢慢演变为一种具有悠闲趣味的休闲活动,后经过儒释道文化的熔铸,其渔钓方式和文化内涵渐渐稳定下来,成为历代诗歌反复歌咏的母题,至唐代确切地说是中晚唐而蔚为大观,达于鼎盛。和其它题材相辉映,渔钓诗词在这个时期显得格外突出,当时文人受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赋予渔钓以新的意义。从主题取向上来说,由初盛唐借渔钓表达功业理想用世情怀,到安史之乱后的崇尚隐逸重视生命的本真,而自觉疏离政治归于渔隐,渔钓诗词在唐诗史上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它从一个视角再现了诗人们的主观情感,价值判断,承载着文人们独特的人生选择和审美取向。从艺术的角度考察,渔钓诗词中人物形象具有多样性,有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也有借以抒写怀抱的生活形象、历史形象和虚拟形象。而鱼意象在作品中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内涵,它可以象征功名利禄,还可以与佛性相通。渔钓诗词的中的修辞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比兴、象征、典故等不一而足。 唐代渔钓诗词的出现和繁荣,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唐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