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波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实践与信念探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fenr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英语教学上不断尝试引进、发展、融合不同教学法以促进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法经历了包括语法翻译法、听说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混合教学法等不同方法的发展过程。从教师角度出发的教学研究及教师教法探究将探索的重点从方法论细化到教师作何行为,教师为何如此行为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学习所存在的影响方面,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信念、教学态度、身份/角色认同等方面进行探究。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是富含意义的有声行为,体现着语言和经验世界的互动以及个体的认知。教师的个人教法,从语言学层面来看,通过其课堂话语进行表征。课堂话语作为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言语行为及重要工具,是课堂上各种信息输入输出的重要来源。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是外语教师通过扎根具体教学环境,采纳多元理论,由下而上个人建构的具体话语决策过程与实际话语行为,是从语言层面对其个人教法以及教学行为的呈现,体现出很强的个人特征而又反射出其所经历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教师课堂话语所进行的研究是从语言学角度探究外语教育和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思路和取向之一。本质性个案研究将话语视为教师个人教法在语言层面的具现,从语义波的视角描述、分析和阐释了云南省某高校3名英语教师在其大学英语精读课上的课堂话语实践,结合对其生活、教学、科研及教师学习经历的梳理及其个人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的挖掘,揭示其课堂话语信念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因素,以及其课堂话语实践与课堂话语信念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与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问题与理论框架,据此以大规模调查问卷、小规模叙事问卷、焦点小组的方式层层筛选出3位高校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主体研究并以此收集到了研究对象的背景信息,再通过课堂观察、文本搜集、网络志以及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形成不同形式的数据,采取主题分析、语义波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以对教师课堂话语实践与信念的特征、发展、变化、互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探索。本研究深度描述了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揭示了指导其课堂话语设计并最终形成其课堂话语实践的教师课堂话语信念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首先,研究对象的教师课堂话语实践在语义波上呈现出模进式、递进式及跃进式三种不同表现特征,分别通过理论引领、分析讲解,自上而下解构知识;文本内容引领、以例带练,解构建构并存;以及体验引领、任务导向,情感驱动产出与理论引领、分析讲解,自上而下解构知识双重特性切换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其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课堂话语也因此呈现出对概念功能、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层面的不同关注。三位研究对象在教师课堂话语信念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可总结归纳为固守求变型、协调融合型及创新发展型三种类型,并具体体现在其语言观、教学观以及语言教学观层面,在语言的本体论及针对外语教师身份理解上的差异是造成教师课堂话语信念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实践是外语教师的语言观、教学观以及语言教学观在话语层面的直观反映,通过认知活动与社会及物质环境互动而得到发展,并逐渐内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信念体系。研究对象的教师课堂话语实践受到其教师课堂话语信念的引领,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因素、处境因素及宏观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动态以及不断发展的特性。研究对象的课堂话语实践与信念源于自身过往的学习与教学经验,又在不同程度受到当下现实处境及宏观环境的影响。研究对象在教学环境中面临着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及挑战,包括国家政策、标准化考试、教学规定、同事教学风格、学校文化、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社会期许、自身身份认同、个人教学能力、个人教师知识等多方面因素,其课堂话语在信念、设计与实践层面也因此不断发生冲突与协调。教师通过对课堂话语的不断调整,在努力完成其外在话语实践与内在话语信念统一的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需求。一方面他们持开放态度,在个人、处境及宏观因素层面不断进行协商,形成新的课堂话语信念并指导课堂话语实践,对自己的课堂话语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固有的观念或是现实难题而在改变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沿着前人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法再到教师个人教法的探索路径,进一步将针对教师的研究细化到课堂教学话语层面。从更为微观的视角出发探索教学、教师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语言为本位对外语教学及外语教师发展进行探索。其次,从合法化语码理论中的语义波角度探讨课堂话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前沿,本研究从语义波对教师课堂话语实践进行分析是对其理论在应用层面的进一步发展。再次,本研究结合多种话语分析方式,从社会文化理论出发,深度挖掘了教师课堂话语所呈现出的话语设计与话语信念,探索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并尝试性提出了语义波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及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促进模式,以及个人因素、处境因素及宏观因素的三维影响框架;从辩证和批判性的角度审视教师课堂话语这一动态实体,使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并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解、支持与帮助,为课程改革及课程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其他文献
赫尔伯特·罗森朵夫(Herbert Rosendorfer,1934-2012)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德语作家。他弥补了德语小说中所欠缺的幽默与诙谐,用喜剧性的笔调抨击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他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创作两方面成果累累,可以说熔哲理和艺术于一炉。其作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学体裁,从自传性质的散文到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杂文、传记,乃至剧本。该作家作品的主题大多表现自身与所生存之世界的格格不入、对周围
学位
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以下简称“两结构”)关系研究,是教育经济宏观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高等教育结构聚焦于普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产业结构主要关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协调与产业结构多元。“两结构”耦合关系指“两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基于一定的内在逻辑,所结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状态。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优厚的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在长三角一体
本论文主要选取了秦汉时期的两类简牍文书做个案探讨,一类是名刺、谒、爵里刺这三种“名片”类文书,一类是简牍杮文书。一、对三种“名片”类文书的探讨包括:(一)在学者们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作为名片类文书雏形的“名刺”在秦汉时期是否存在。学界一般认为名刺产生并通行于东汉,但所举之例往往皆为出土的魏晋时期名刺简。我们梳理了秦汉简牍材料中的“刺”字,考察其字形、语义及在简文中的使用情况,同时对《辞源》《
学位
秦代地方治理问题是秦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岳麓秦简、里耶秦简等简牍新材料的刊布,为秦代地方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史料支持。论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以细节考据和宏观论述相统一,着重对秦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形成、地方治理的实践与运作、地方治理的成效与得失三个方面中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秦代地方治理体系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西周、春秋时代“分封”、“宗法”治
时和体是人类语言编码时间关系的两个重要的表征系统。英、汉语在时体标记上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属屈折语,其时、体形态标记都很丰富。而汉语为孤立型语,其体标记丰富但无时态的形态标记。英、汉语类型学上的差异对中国学习者英语时体形态习得有影响。本论文探讨二语学习者产出和加工英语过去时和进行体情况,并解释其认知机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情状体假说(Aspect Hypothesis)预测学习者在英语时体习得过程中
在课堂生活境域中,审美体验能释放课堂生机与活力,焕发课堂诗性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当前课堂生活中审美体验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赋予审美体验以教育学意蕴,认为充盈着美的体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自成目的的,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教学过程本然地就是审美体验生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游戏着、体验着、享受着,同时被惊奇感、投入感、领悟感、贯通感、成长感和愉悦感等包裹着,全副身心地沉浸其
研究一 头-颈椎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复合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目的:本研究拟构建一个优良的、能较为准确表达头颈区域力学响应的非线性头-颈椎有限元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FEM),包含下颈椎运动单元及枕骨-寰椎-枢椎运动单元,作为承载骨骼肌建模的基础模型。方法:一名23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影像资料作为模型构建的资料,分别应用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 20
本文以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的沙镇为田野地点,按照民族学文献梳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沙镇文化自觉的历史场域、现实社会结构场域、社会治理场域、社会关系场域以及最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场域,从而串联起沙镇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然后从蒙汉文化互动、地方性互惠、共同体意识形塑的生活实践中得出文化自觉这一理论主题。并通过经济冲击与文化回应的叙述方法,概括了沙镇基于蒙汉文化互惠的文化自觉推动沙镇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