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技术在防洪设施形变监测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地处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雨水常年充足,水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水利资源条件富厚,为江西省内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也因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幅度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使得江西洪涝干旱灾害频繁,有可能诱发灾难性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传统的地面监测手段只能获取小范围内的形变数据,无法获得持续性大范围的形变数据。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它可以多时段、高精度的监测大面积微小地面形变,满足测量范围广、精密度高、成本可控、不受气候影响,可24小时监测的优势,还可以监测到无法到达区域,弥补了传统监测手段的不足。因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明显优点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雷达干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时序InSAR技术,应用SAR影像传递配准方法、自适应阈值分割约束的PS选取方法及时空维相位解缠方法进行时序InSAR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结合收集的资料,监测南昌市秋水广场及周边防洪设施变形情况,综合分析了范围区内的形变信息情况,可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及灾害预警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系统介绍和分析了InSAR提取地形及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详细阐述了InSAR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高相干目标选择、相位解缠、基线校正、模型建立和求解等关键技术。(3)以南昌赣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COSMO-SKYMED数据,展开了PS-InSAR技术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通过InSAR干涉测量技术能高精度的监测大面积的微小地面形变,从而达到对地表形变毫米级的几何测量。与基于离散点的形变监测技术传统的GPS、水准测量这些相比较,InSAR技术具备精度高、监测范围广、监测连续性、受天气影响小、监测实施方便容易、成本相对低、安全性高等独特的优势。
其他文献
学位
东南沿海地区发育大量100 Ma左右的岩浆岩,但在华南内陆该期岩浆作用报道较少。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依然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南岭西段郴州-临武断裂附近的洽水地区(连阳岩体南部及南侧白水寨、鸡笼岭、将军头小岩体)花岗岩体的系统研究,厘定它们都形成于约100 Ma。并综合分析它们的岩相学、电子探针、岩石地球化学及Nd-Hf同位素特征,以期深入洽水地区花岗岩体的岩石成因、岩浆演化与构造背景,进而为分析华南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丹霞盆地北部,以发育壮观的丹霞地貌景观而闻名于世。丹霞盆地是中国东南地区白垩纪陆相断陷红盆之一,在地层划分、古生物及地貌成因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但对丹霞组的沉积环境还有争论。本研究主要通过丹霞山长老峰剖面野外观察及样品显微镜观察、碎屑颗粒统计、粒度分析、环境磁学、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丹霞组古环境、古气候及物源进行研究。在长老峰剖面,丹霞组巴寨段以发育底侵蚀界面、叠瓦状构
学位
学位
地热资源是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研究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西南约30km处的河洞乡热水塘村。区域位置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与诸广山南北构造南端的复合影响地段,上古生代以来,该区构造活动频繁,逐步形成西段及南北缘隆起,中-东地段凹陷。历次的构造运动,产生遍及全区的不同的构造体系。勘查区属新华夏系大余洞-南城断裂构造带,形成以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次生断裂及构造节理发育,由此产生的大
学位
学位
V形墩连续刚构—系杆拱是一种新型组合体系桥梁,其受力性能较单一体系桥梁更加复杂。就该类桥型V形墩张角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V形墩张角提高了桥梁竖弯和侧弯模态的一阶基频,降低了桥梁施工过程中多次调索引发的控制截面内力变化幅值,但导致了部分控制截面成桥状态的内力幅值增大。对于温度效应,桥墩底部的水平反力和弯矩随张角增大其二者的变化幅值几乎可以忽略,而其他控制截面的内力却显著减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将数据挖掘等前沿科学技术融合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有利于提高城市治理和发展水平,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过车数据为例,车辆行驶在城市道路的过程中,经过卡口点位会抓拍生成海量的过车数据,通过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对过车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发现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规则与知识如车辆高频出入点、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