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狼尾草属(Penniseum)牧草隶属于被子植物门、禾本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高产、优质、安全的动物饲料。长期以来狼尾草属品种(系)名称混乱,出现许多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的现象,不利于育种工作的有效开展,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益。因此,本论文对主要的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进行核型分析,并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为更加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为狼尾草属的选育、鉴定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狼尾草属牧草的核型分析采用常规压片法对12个主要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及核型分析。结果显示,12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的染色体数目恒定,染色体基数均为x=7,其中染色体数目2n=28条,为四倍体的品种(系)有华南象草、细茎象草、矮象草、紫色象草、漳州象草、桂闽引象草和巨菌草;染色体数目2n=21条,为三倍体的品种(系)有莱牧1号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热研4号王草、桂草1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12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的核型不对称系数介于59~65%之间,染色体主要由中部染色体(m)和近中部染色体(sm)组成,核型有“1B”、“2B”、“1C”和“2C”四种类型,这表明它们在进化上都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除漳州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和巨菌草三个品种(系)外,其它品种均发现了1对或2对随体。(2)狼尾草属牧草的RAPD标记分析运用RAPD标记技术对24个常见的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20条RAPD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28条多态性明显的引物,28条引物共扩增出30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9条,多态率为81.91%,说明狼尾草属牧草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背景较复杂。利用NTSYSpc 2.0进行聚类分析,其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48~0.80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20时,24个狼尾草属品种(系)可分为七类:斐济象草单独聚为第一类;桂草1号王草、杂交狼尾草(福建)、南牧1号象草和台蓄草为第二类;闽牧6号狼尾草和台农2号象草为第三类;海南多穗狼尾草和台湾甜象草为第四类;热研4号王草和巨菌草为第五类;桂牧1号杂交象草(福建)和桂闽引象草为第六类;其余为第七类。(3)狼尾草属牧草的SCAR标记分析将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更加稳定可靠的SCAR标记。本试验将RAPD标记中找到的14条特异性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设计合成 16 对特异性引物,并将 SS8-22、SS43-22、SS85-22、SS106-22-1、SS24-2、SS76-4、SS84-20-2、SS114-6-1、SS106-8 和 SS14-24-1 这 10个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SCAR标记,成功率为62.50%,转化后的SCAR标记具有扩增稳定、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等特点。通过这10对特异性引物,可以快速、准确的从24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中鉴别出杂交狼尾草(广西)、细茎象草、紫色象草、象草N85、莱牧1号象草、桂闽引象草和南牧2号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