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新型靶向蛋白给药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抗癌药物在体内的抑瘤效果,增加药物的靶向递送效率,达到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本课题设计了中药单体蟾毒灵(具有优异抗肿瘤作用)和尼达尼布(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给药策略。为了改善药物溶解度较低及副作用较大的问题,提高药物靶向递送效果,以多级修饰白蛋白(兼具靶向性和协同抑瘤作用)为材料通过同轴静电喷雾技术构建了新型给药系统。我们期待通过这种复方给药策略及新型的制剂技术的应用,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药物抗肿瘤效果,减少毒副作用,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具体内容如下。一、综述本部分首先对中药单体蟾毒灵(Bufalin,BF)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NDNB)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联合给药策略进行介绍;其次对白蛋白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叙述,阐述双胍基基团和熊去氧胆酸基团(Ursodeoxycholic Acid,UA)在抗肿瘤方面的特性,最后对新型的微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同轴静电喷雾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介绍。二、处方前研究本部分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F和NDNB药物浓度,两种药物检测专属性良好,在1-25μg/mL的浓度下检测符合线性要求。BF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75ng/mL和25 ng/mL;NDNB的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110 ng/mL和40 ng/mL。其它方法学项下检查项目均符合要求。BF在pH7.4 PBS和pH7.4 PBS(0.1%吐温80)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2.03±1.34μg/mL和876.77±2.71μg/mL,NDNB在pH7.4 PBS和pH7.4 PBS(0.1%吐温80)溶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89±0.88μg/mL和95.03±1.06μg/mL。药物在不同浓度(1,10和25μg/mL)和几种介质(乙醇、pH7.4 PBS、pH7.4 PBS(0.1%吐温80)和pH7.4 PBS(0.1%吐温80,0.5%血清))中分析时间内稳定性符合要求。三、双胍基-熊去氧胆酸基团双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本部分首先合成了对双胍基苯甲酸(Para-biguanidinyl benzoyl acid,DP),并对其结果进行表征。后通过碳二亚胺法使用UA和DP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albumin,BSA)进行修饰,制备各修饰蛋白UA-BSA、DP-BSA和DP-UA-BSA,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小分子DP和UA对BSA相互作用做定性考察,表明了小分子对白蛋白的成功修饰。采用荧光胺法和质谱法测定UA-BSA中UA修饰度分别为10.68和8.56,两者结果基本一致;另外通过质谱法测定DP-BSA和DP-UA-BSA中DP的修饰度分别为38.15和29.15,进一步证明修饰蛋白的成功制备。最后通过MTT法对修饰蛋白进行安全性评价,各修饰蛋白在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生物相容性良好。四、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及其体外性质考察本部分首先采用单轴静电喷雾技术成功制备白蛋白微球,粒径大小均一,在300nm-900 nm之间。后采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经单因素考察和中心复合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制备载药白蛋白微粒。表征结果表明:粒径分布均一,大小为879±56nm,电位为-5.86±1.12 mV。BF和NDNB的包封率分别为78.0%和76.2%,载药量分别为1.57%和2.20%。SEM、TEM和LSCM表征表明:载药白蛋白微粒中微球形态和核壳结构良好。经XRD图谱结果表明微粒中BF和NDNB无定型存在。体外释放结果表明,BF和NDNB在载药白蛋白微粒中的释放速率相比原料药明显减缓,且加入血清前后制剂组中药物溶出释放行为基本一致,稳定性良好。五、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体外抑瘤效果、靶向效果及作用机制探讨本部分通过MTT法考察发现,各种微粒对肿瘤细胞(HepG2细胞)抑制效果比较如下: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复方单修饰白蛋白微粒>复方未修饰白蛋白微粒>单药物多修饰白蛋白微粒>原料药。经计算得给药系统中BF和NDNB的组合指数CI小于1,表明BF和NDNB对HepG2细胞抑制发挥协同作用。各修饰蛋白载药微粒中药物IC50变化趋势表明双修饰蛋白材料制备的微粒对HepG2细胞抑制具有双重促进作用。通过细胞摄取实验表明UA能促进HepG2细胞对白蛋白微粒的摄取效率。六、体内药物动力学、组织分布学与药效学研究本部分首先建立了BF和NDNB的体内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均符合测定要求。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BF-NDNB-DP-UA-BSA NPs)中BF的消除半衰期从0.526 h增加到2.948 h,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也从1.224 h变为4.154 h;NDNB消除半衰期从1.733 h增加到4.130 h,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也从2.064 h变为4.384 h。表明BF-NDNB-DP-UA-BSA NPs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对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的靶向性进行评价,并通过离体组织考察微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由活体成像和离体组织分布结果可以看出,复方多修饰白蛋白微粒组经尾静脉注射吸收后与未修饰制剂组相比,在肿瘤部位摄取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效果。药效学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BF-NDNB-DP-UA-BSA NPs具有最强的抗肿瘤作用,BF和NDNB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制剂的抗肿瘤效果,且多修饰载体可通过DP自身抑瘤作用和UA主动靶向作用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表明BF-NDNB-DP-UA-BSA NPs能减少原料药的心脏毒性,对各器官无明显毒性,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MAP4K4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之间联系,进一步用体外实验揭示MAP4K4表达改变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凋亡水平以及迁移、侵袭
鲜味作为五种基本味觉之一,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味觉需求之一。鲜味肽作为近年来发展的一类潜在食品肽类鲜味剂,能赋予食品特有的鲜味,还具有安全、营养、健康等特点,展现出极大的市场化潜力。但目前关于鲜味肽的研究多数都集中在食源性鲜味肽的提取和鉴定方面,缺乏鲜味肽结构特征、呈味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尽管鲜味肽的生物制备相较于酶解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具有诸多优势,如低成本、高产量等,但关于鲜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的不同临床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中央区手术方
目的:探讨V3导联移行且I导联主波向上的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常见起源部位、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左、右室流出道起源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V3导联移行且I导联主波向上并
近些年,关于畴壁的运动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研发的下一代磁性存储器和逻辑器件等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中如何有效的驱动畴壁快速且稳定的运动,是目前研究的热
现如今,无线移动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为日益多样化的应用提供高效、低成本、环保的能源存储介质。而锂离子电池因具有明确的优势以及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逐步发展成能源储存和转换的代表。随着近年来对电池性能更高质量的需求,用于最新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和导电剂需要重新开发。由于导电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材料导电性较差的现象,因此,如何选取合适的导电剂以提升电池性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导电剂中常用的有碳黑、
由于将抗体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与电化学方法的高灵敏度等特点相结合,电化学免疫传感分析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论文在对富勒烯C60电化学特性研
青藏高原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多个地块渐次拼贴到早先聚合形成的古亚洲大陆上形成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其南侧拉萨地块与其北侧羌塘地块碰撞而形成的一条横贯青藏高原中部的重要地体边界带,该缝合带所代表的洋盆的闭合时间是重要的成矿期,因此研究“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碰撞时限”不仅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大地构造演化及隆升过程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查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矿床成矿环境和找矿方向。但目前地学界对“拉萨地块和羌塘
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但与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较低限制其商业化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电容器的广泛应用,设计合理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而设计同时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也成为目前超级电容器方向的研究热点。其中,赝电容材料通过其体相发生的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储存能量,因此能够比双电层材料储存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