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穗雀麦种质遗传多样性及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关联分析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穗雀麦是一种优质禾草,具有高产、生长快速、适应性强、抗旱的特点。同时,扁穗雀麦在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中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开发扁穗雀麦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关系及定位重要的基因对扁穗雀麦进行遗传改良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来自世界各地80份扁穗雀麦材料进行SRAP分子标记,测定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关联分析检测与其重要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取得如下结果:1、扁穗雀麦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相关分析表明:80份扁穗雀麦材料9个性状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大,表明这些扁穗雀麦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其中以单株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对这9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第一节间长和茎粗与其余8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旗叶宽与倒二叶宽的相关性最强。2、研究扁穗雀麦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得出,所用的47对引物共扩增出4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共398条,多态性占到85.9%。扁穗雀麦各种质间的Dice遗传相似系数分析表明,所有扁穗雀麦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516-0.9825,平均值达到0.7919,表明扁穗雀麦种质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差异较大。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扁穗雀麦种质中,97.5%的扁穗雀麦种质血缘相对比较单一,仅2.5%的扁穗雀麦种质拥有混合来源。3、对扁穗雀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分子标记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80份扁穗雀麦种质的群体遗传结构包括3个亚群,累计有64个标记位点与性状关联,一些标记同时与1个或多个性状关联,可能是性状相关或是一因多效的结果,绝大部分性状与多个位点关联,可能是多因一效的结果。
其他文献
“巴黎水”作为全球知名的气泡水品牌,在海外市场备受推崇,到了中国,人们对它也是青睐有加。本文试图以巴黎水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提炼出撰写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用总结归纳法得出高端水市场当前的竞争环境及未来的发展形势;利用市场调研数据,从消费特征、消费动机和消费偏好等三个方面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行为;结合STP和4Ps的营销理论,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析巴黎水品牌
敦煌文献是研究吐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而通过古藏文契约文献,可以探知那时期的社会生活。相比于P.T.1288吐蕃大事纪年以及P.T.1287吐蕃赞布世系文献,契约文献没有讲吐蕃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具有混沌特性的信息,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用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PE)和加权排列熵(weighted-permutation entropy,WPE)两种非线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缓慢的困境,帮助政府加速促进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带来的外部效益提升,也为了消除开发商在选择装配式建造模式时积极性低迷的问题。就需要对装配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模型对于深入了解生物过程、探索未知分子的生物功能、药物研发以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相比,基于机器
果实功能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逐渐成为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过去对果实功能品质的研究仅限于园艺学范畴,较为局限。枳雀(Citrus wilsonii Tanaka)是枳和柚的杂交品
在概念隐喻表征中,空间隐喻是我们认识和理解抽象概念最常用的表征方式。空间隐喻是将我们认知结构中积累的空间概念与抽象概念进行联结,使抽象概念在认知过程中得到形象化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随时处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我们每天都与空间的各个维度相接触。如果我们能将抽象概念用我们熟知的具体概念进行表征,那就可以诠释和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了。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我们对空间概念的认识和经验将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表
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提高光伏电池的利用率一直是光伏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以实现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提升电能传输效率为出发点展开数
2.5D织物可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的预制体,具有仿形性能好、工艺成熟、加工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构件常采用2.5D回转曲面织物作为增强相。织物的加工工艺影响复合材料构件的使用性能,通过调整在芯轴表面的纱线阵列逐步成型2.5D回转曲面织物的加工方法称为依模仿形工艺。本文基于平面群P4mm的对称性推得一种2.5D织物结构,将其简称为P4mm-2.5D织物,将详细分析其结构的工艺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作为压力容器可用来完成硝化、硫化、缩合、聚合等工艺过程,国内外反应釜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偏低,如何对反应釜温度实现精确控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