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外源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协同修复及根际微生态变化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天津大港油田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耐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为靶细胞,选取小麦、紫花苜蓿作为供试植物,构建植物-外源菌协同修复体系;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石油烃降解效果;考察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分别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出发,分析了协同修复体系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及接种外源微生物对于这一规律的影响,探寻了植物-外源微生物协同修复过程中微生态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探讨了协同修复效果与微观机制调节的相互关系。   试验筛选的耐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DG17、DG24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通过16S rDNA鉴定表明,DG17为假单胞菌,DG24为腊状芽孢杆菌。低温条件下,固定化DG17具有更大的降解优势,固定化载体的缓释作用以及抗环境冲击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构建了小麦,紫花苜蓿与外源菌的协同修复体系,发现种植小麦、紫花苜蓿以及单独投加外源菌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其中小麦-固定化外源菌DG17协同修复体系石油烃降解率达到18.09%,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潜力及协同作用。   种植植物的条件下脱氢酶活性都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DA酶活性则经历了一个起伏波动的过程。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脱氢酶活性可以一定程度的表征土壤石油烃的降解情况。   植物-外源菌协同修复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丰富度和微生物活性均有显著提高。小麦-固定化外源菌协同修复体系中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从初期的糖、氨基酸、羧酸类为主转化为试验后期对所有氨基酸类碳源以及聚合物类的碳源都有较高程度的利用。   基于16S rRNA克隆文库以及ARDRA方法对协同修复体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土壤中的优势菌群都变为γ-变形菌类群Gammaproteobacteria,其包含的细菌种类以及数量在整个群落中均占有优势。不同体系降解前后石油烃降解菌的数量和类型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试验过程中共发现13种石油烃降解菌、12种蒽降解菌、5种脂肪烃降解菌以及1种芘降解菌和1种与蒽、菲降解有关的类群。小麦-固定化外源菌协同修复体系中,功能菌类群实现了从脂肪烃类、石油烃类降解菌向多环芳烃蒽、菲、芘降解菌定向转化。群落结构变化是反映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效率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利用太行山南端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运用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该区域的浅层P波速度结构和基底面展布形态,发现剖面浅部的P波速度变化与沉积盖层厚度和断裂分布有着较
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然而现有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本文采用“非点源污染形成机理研究→非点源污染产生量时空差异研究→非点源污染对
我国税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乡镇税收建设,而且现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乡镇财政税收建设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建设当中还有一些问题
期刊
现阶段随着对建筑行业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建筑工程管理过程越来越完善,其中工程预算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企业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工程预算工作也被赋予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对政府治理问题重视度越来越高,在政府治理的众多工具中,政府会计十分重要,其在政府治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较为明显,同时政府会计职能的发挥也受政府
全氟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PFASs的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普遍存在性、毒性效应和
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DBPs)因其具有潜在健康风险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DBPs不断被发现,国内外开展了大量
辽河三角洲地处辽河、大辽河入海口交汇处。域内的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美丽怡人的湿地风光。这里有绵延数百平方公
闪烁陶瓷是一种应用在核医学、高能物理、材料无损探伤、安全检查、地质勘探等领域的新型功能陶瓷材料。(Y,Gd)O:Eu透明闪烁陶瓷已被成功应用于医学和工业CT。由于上述稀土氧化